原创顾忞珲石云DrShiyun来自专辑一药一方一穴位
白茅根
《药性赋·寒性》云:茅根止血与吐衄。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cylindrica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文献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其苗,主下水。一名兰根,一名茹根。生山谷田野。
《药典(版)》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胃、膀胱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主治: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9~30g。
《医方考》伤寒门第二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制)黄芩(炒)干姜人参(去芦)甘草(各三两)
黄连(一两,去毛)大枣十三枚
伤寒下之早,胸满而不痛者为痞,此方主之。
伤寒自表入里,传至三阴,三阴亦有在经表证。如太阴有桂枝加芍药汤,少阴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有当归四逆汤之类。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气汤下之,则伤中气,而阴经之邪乘之矣!以既伤之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地不交而成痞,故曰痞,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泻痞热;以下之后,脾气必虚,人参、甘草、大枣,所以补脾之虚。
足阳明胃经-大迎
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针法: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图片均来源自网络)原标题:《一药一方一穴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