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中国围产医学网" 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胎盘附着于原子宫切口部位2.流行病学: 前置胎盘发生率约1%-5%,随着剖宫产史次数的增加,前置胎盘出现的几率增加。有1次剖宫产史者其发生率约14%-24%,有2次剖宫产史者其发生率约23%-48%,有3次剖宫产史者其发生率约35%-50%。3.分娩风险: 大出血:往往在手术中发生致命性大出血,平均出血量-ml,其中约90%患者术中出血超过ml,10%患者术中出血超过ml,孕产妇死亡率高达7%以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贫血、围产儿死亡率亦增加,且因术野暴露不清易出现操作困难、脏器损伤.4.诊断: 主要对有剖宫产史者依靠B超确定有无胎盘的位置,如胎盘附着在原子宫切口处,则进一步确定有无胎盘植入,及胎盘植入的类型等。当B超不能明确有胎盘植入应行MRI检查,MRI在诊断后壁胎盘植入时才较超声更有价值。近年来,MRI在诊断胎盘植入日益受到重视,国外学者建议,所有怀疑胎盘植入者,应行MRI检查。MRI对分型更直观准确,因此MRI对宫颈的侵犯或宫旁的侵犯更有价值。 膀胱镜的检查也可以判断植入程度和分型,胎盘植入膀胱镜的表现有(1)膀胱粘膜血管怒张(2)膀胱受压变形(3)输尿管开口变形,插管困难(4)无法暴露输尿管开口(5)输尿管上端或肾盂积水5.分型: 根据胎盘附着部位和生长方式不同分为:Ⅰ型后侧壁向前包绕型、Ⅱ型前侧壁向下生长型、Ⅲ型宫颈外口浸润型。根据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从而术前判断是否能保留子宫。
6.处理: 6.1.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不同分型处理 Ⅰ型、勿需放输尿管支架,不用做腹主动脉球囊阻滞,能保留子宫。 Ⅱ型、需放输尿管支架,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滞,可保留子宫 Ⅲ型、可放输尿管支架,可做腹主动脉球囊阻滞,多需子宫切除 Ⅰ、Ⅱ型可采用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Ⅲ型则多需子宫切除 6.2.手术前及麻醉准备工作要充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最好动脉测量血压(2)深静脉置管(3)准备好血液制品(4)术前放入输尿管支架(5)需保留子宫者或Ⅱ、Ⅲ型胎盘植入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术中阻滞腹主动脉血流(5)最好全麻,以利于抢救(6)新生儿医生进入手术室 6.3.术中减少出血的技巧:(1)腹部切口和子宫切口位置的选择(2)胎盘打洞的注意事项(3)止血带的应用-胎盘位置低时无效(Ⅲ型宫颈浸润型)(4)胎盘大部分在子宫颈时的止血方法(单手拿捏法)(5)剥离胎盘后的止血方法 6.4.子宫是否保留的问题:根据(1)植入的深浅、范围、部位等(2)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类型(3)年龄、产次、病人的意愿(4)医院的治疗抢救水平(5)术者的手术技巧等多方面衡量。 6.5.保留子宫方法很多,包括子宫的各种缝合方法、宫腔纱布填塞、球囊放置、介入治疗等。但子宫的保留最有效的是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综合运用的措施:(1)放置输尿管支架(2)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管(3)腹主动脉阻断后胎盘薄弱处快速打洞娩出胎儿(4)剥离、抠挖、钳夹、修剪出胎盘(5)缝扎止血、下推膀胱与输尿管(6)结扎子宫血管上下行支(7)子宫下段缩窄术、内外缝止血术(8)子宫成型术(9)填塞碘仿纱(10)缝合子宫. 6.6.腹主动脉球囊使用指征:(1)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主要附着于子宫前壁下段,术前彩超和/或MRI提示胎盘植入(2)彩超、MRI、膀胱镜检查为Ⅱ、Ⅲ胎盘植入和/或膀胱侵犯者。
总结: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既往高剖宫产率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增加,因此对于前置胎盘的正确和及时处理,首先应明确诊断及胎盘植入的类型。在处理过程中,根据胎盘植入的类型,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止血方法,为患者子宫的保留及生命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声明:本文为中国妇产科在线独家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