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道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报批稿:不应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若发生血块堵塞或尿路感染时,可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
因为留置尿管后,膀胱冲洗易将尿管中定植的细菌通过膀胱冲洗逆行带入膀胱,造成感染。再者也可能因为手卫生及膀胱冲洗时接头消毒不到位造成泌尿系逆行感染发生。
更严重者如果留置尿管定植有生物膜,生物膜的脱落通过冲洗上行进入泌尿系统,也增加了抗菌药物选择及治疗难度。所以留置尿管后为什么不应常规膀胱冲洗。
留置尿管后应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不应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严格遵循手卫生,应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密闭性,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应使用个人专用收集容器或清洗消毒后的容器定期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尿口触碰到收集容器的表面。应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导尿管阻塞、脱出或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应尽早拔除导尿管。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