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泌尿外科护士膀胱灌注药物易渗漏,

护理是一份平凡而辛苦的工作,但面对生命又是一份神圣的事业,保持一颗善良的爱心同时,更应该有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理论。

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思考,深度挖掘,护理工作无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只要你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你就不简单,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才能赢得患者的支持与信任。

笔者从事泌尿外科护理工作10年,膀胱灌注药物治疗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是借助导尿管将药物直接灌注到膀胱、输尿管、尿道,直肠而起到治疗与预防作用的一种方法。

常用于治疗膀胱癌、慢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膀胱大出血等疾病。

由于膀胱灌注药物是多柔比星(阿霉素)等化疗药,我们给患者进行药物灌注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呢?

1.保持外阴的局部清洁,建议在做灌注化疗之前都把外阴部皮肤局部碘伏消毒;

2.在膀胱灌注化疗之前一定要排空膀胱,使化疗药物能够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3.灌注宜在早上进行,灌注前4h少饮水或不饮水;

4.灌注后应至少憋尿30分钟,以利于药液与膀胱的充分接触;

5.药物注入膀胱后,应变换各种体位,如平卧、左侧卧、右侧卧、俯卧位各15分钟等。

这样可以使灌注化疗药物充分地接触膀胱各壁的黏膜,使药物与膀胱的各个部位均能接触,以提高疗效;

6.灌注药液2h后,应多饮水,加速尿液生成,促使药物尽快排尽,减少对膀胱的刺激,防止并发症发生;

7.异常情况的处理:

(1)如果发生血尿、尿道外口红肿,严重的刺激症状,可暂停灌注或延迟灌注间隔时间,短期暂停对病情不会有重大影响。

(2)灌注后如出现轻微的尿频、尿痛,是由于药物刺激膀胱粘膜下神经所致,不必紧张,多饮温开水,进食无刺激性的清淡饮食,休息2至3天后均可好转。

(3)若出现肉眼血尿,严重的尿频,需停用本药灌注,改用其他的化疗药物,并接受止血、解痉治疗。

8.定期门诊复查。

留置合适的导尿管是膀胱灌注药物治疗一项重要准备工作。

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导尿管呢?

传统的方法是给予患者使用14号或者16号的一次性橡胶导尿管。

缺点:

1.药物容易从尿管漏出,有刺激皮肤粘膜的风险。

2.特别是尿道畸形、尿道断裂、前列腺增生者,会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影响,增加经济负担,而且亦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笔者「细思极恐」,膀胱灌注的药物是化疗药,操作时是千万不能渗漏,否则会造成患者皮肤粘膜的腐蚀,引起化疗药物外渗的不良后果及并发症。

为了提供给患者一个安全的护理治疗方法,笔者改良了传统的操作方法。

经过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使用我们泌尿外科一次性肾造瘘管插入尿道的操作可以妥妥地预防药物渗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改良后的方法是如何操作的呢?

1.患者准备:向病人讲解膀胱灌注药物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使病人能主动配合操作,消毒会阴部皮肤,严格无菌操作;

2.药物准备:用50ml注射器将药物溶解在0.9%NS50ml之中,并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

3.操作程序:戴无菌手套,用液体石蜡剂润滑肾造瘘管,将肾造瘘管长度的3/4部分轻柔地插入到尿道,并按压膀胱区,确认管道是否插入尿道及膀胱区成功。

再用50ml注射器将药物注入造瘘管内。

4.重要的操作技巧步骤:我将注射器保留5ml的空气,用空气将造瘘管的药物推入膀胱中,不仅可以防止药物的浪费,而且药物不会渗漏。

5.药物灌注完毕,拔除造瘘管,嘱患者注意药物在膀胱内保留至分钟后再排尿。

改良后的方法优点

1.易掌握、对黏膜刺激性小,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低;

2.此方法保护患者的治疗安全,避免医患纠纷,在临床上值得推荐使用。

临床上,尤其是护理工作,事无巨细,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会是隐患。

今年是笔者在护理生涯的第十个年头,我感悟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sfjd.com/jbtx/148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