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化,膀胱癌的发病率日渐升高,并预计会呈持续上升趋势,因此膀胱的腔内化疗也日益增加,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的膀胱腔内灌注化疗。
(1)优点:
对于非肌层浸润的膀胱肿瘤,直接提供药物暴露,如塞替派、丝裂霉素、表柔比星、多柔比星和米托蒽醌。
(2)缺点:
需要放置导尿管
(3)潜在并发症
(a)尿道感染
(b)旁观炎
(c)膀胱痉挛
(d)泌尿系急症
(e)卡介苗(BCG)灌注后的流感样症状
(f)发疱剂的潜在外渗,可以引起腹腔坏死、瘘管形成和慢性疼痛
(4)护理干预
(a)采用无菌技术插入导尿管。
(b)灌注化疗后遵医嘱或治疗方案安排患者改变体位,以及夹闭和开放尿管。
(c)当给予BCG时,穿着合适的PPE,包括面具。抵抗力弱的医务工作者应避免处理或靠近BCG。
(d)给予发疱性化疗药后,若止痛药无法止痛,应考虑外渗。释放药物并排尿,立即通知医生。
静脉注射(IV)(1)优点
(a)吸收一致性好
(b)可以使用发疱剂或其他药物
(2)缺点
(a)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精心的护理
(b)干扰患者的活动,长期使用可致血管硬化
(c)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来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3)潜在并发症
(a)感染
(b)静脉炎
(c)浸润
(d)外渗(INS,)
(e)局部不适
(f)特殊药物相关的问题
(4)护理干预的内容会在下面的章节讨论
未完,待续~
文章摘自:《化学治疗与生物治疗实践指南及建议(第3版)》
以上信息仅供专业人士阅读和运用
《化学治疗与生物治疗实践指南及建议(第3版)》
内容
提
要
《化学治疗与生物治疗实践指南及建议(第3版)》共分为九章,分别是概述、癌症治疗目标与责任、抗肿瘤治疗原则、给药基本原则、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急性反应、癌症治疗患者的护理、癌症治疗的副作用、治疗后护理、护理培训与管理,后还有九个附录,内容非常全面,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引用了大量研究数据,相信一定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对护理管理者、肿瘤科护士有所帮助。毕竟本书出版于年,有一些药品或者理念还在不断更新,希望大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取舍。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