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关穴
三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手背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内侧五分下二分半处。如E25
手背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五分下二分半处。如E25解剖位置,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肝之神经。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耳鸣、痿症、五十肩。
针刺法,治中风,半身不遂、由下往上斜剌1一2分。治手臂,腿痛由下往上斜刺2—5分立愈.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经验:八关一穴至八穴配正会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将效穴.且为堇师常用之速效穴。如治疗五十肩,手臂不举,腿痛,腿软无力症更是针到
病除,一般取八关三穴与四.穴就是够了口
2、妇科穴
妇科穴:
3、木火穴
木火穴:
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位置:手背食指第二节、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如图24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位置,手背中指第二节、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如图24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位置,手背无名指第二节、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如图时四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手背小指第二节、三节间横紋正中央:处。如图M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經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主治: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后遗症、草軽鳳。
针刺法:斜刺由上往下斜针15度入针1一2分.或以三梭针点刺出血奇效.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注意与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叫针一次以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连续取用五日后,限用三分钟。
经验:木火四穴为治疗半身不遂、之特效穴,如配合八关穴效果加倍。临床上应用可任取一穴使用,一般习惯大都取木火二穴下针。(木火二穴曾用
于治疗高棉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杨:尚能治,膝内侧痛及小腿肚酸痛单用治中风后下肢无力有效)O
4、木灵穴
木灵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掌心向上,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外侧二分半处。如图22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胁痛、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痿症、半身不遂。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3分或以三棱针刺岀黄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经验:木灵穴配木海穴,木神穴,三黄穴,木黄穴治疗肝脏疾病特效。
6太阳穴
:ijm皿小
saaijIK”
太阳穴;成
一穴(原名眼黄穴)
位置掌心向上,掌面小指第一节正中央处。如图17
二穴(原名眼黄穴)
位置掌心向上,掌面小指第二节正中央处。如图17
解剖位置:掌指固有神经皮下浅枝、肝胆神经。I
主治:太阳头痛、俯头痛、黄胆病、头晕、头昏、低血压高、三叉神经痛、眼病、手指痛、眉楼骨痛。太肠一穴配太阳二穴同时下针,效果较佳。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3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经验太阳二穴配太阳一穴,灵骨穴治偏头痛、太阳头痛、头晕、下针一分钟立愈。
V
7-8、灵骨穴■大白穴
灵骨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如图22
解剖位置:浅层分布手背静脉,晓骨神经浅枝。深层分布正中神经的固有掌侧指神经、肺支神经、心及肾神经。
主治:肺气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气肿、肺癌、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脚痛、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头痛、偏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经
痛、难产,、冠心症、心律不整、狭心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孟炎、大小肠炎、面疗、眼疾、耳鸣、耳聋、及一切久病、怪病、鼻病。
针刺法,直刺1—2寸,可透刺重仙穴,亦可向外斜刺2—3寸
注意与禁忌:孕妇禁针。因此穴有收缩子宫之作用、孕妇针之有流产之虞。
经验:各种手术麻醉,灵骨穴配心灵穴后通电。治疗肺癌、肺气肿、肺积水时,灵骨穴配大白穴奇效。治疗半身不遂时灵骨穴配大白穴,上三黄穴
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治疗经痛灵骨穴配门金穴,四花上穴特效。治疗久年胃病、胃溃疡配大白穴、中白穴。大
白穴配灵骨穴治疗范围甚广,凡属气滞血泌之症均有奇效。(杨:灵骨配大白治疗坐骨神经痛亦极有效,治脚难举抬(无力)腹胀,小便次数过
多,小便痛亦极有效。灵骨穴单用治肘痛,鼠溪隙痛,头晕等症有特效。灵骨穴单用尚可治肩痛不举,食欲不振,脱肛,背痛,膝痛,腰痛,脊椎
痛,耳鸣,等效果亦颇好。以灵骨为主大白为辅的倒马针临床治愈数十例半身不遂。皆以灵骨大白为主(针健侧),或配风市或配肾关,间以背部
五岭穴点刺,效果非十四经所比拟)-
大白穴
位置:手背大拇指与食指叉骨陷中,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合谷穴外一寸骨边下陷中,距灵骨穴一寸如图21
解剖位置:此处为第一手背侧骨间筋、有挠骨动脉、梯骨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e头痛、偏头痛、肺癌、肺炎、肺气肿、肺积水、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急性肺炎(特效)
针刺法:直刺5—1.5寸或以三棱针点刺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特效。(孕妇禁针)
经验:治疗肺癌、肺气肿、肺积水时灵骨穴配大白穴奇效。治疗半身不遂时灵骨穴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夭穴,正会穴奇效。治疗久年胃病,胃溃疡,灵骨穴配大白穴,中白穴,大白穴配灵骨穴治疗范围甚广,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奇效。曾以灵骨穴配大白穴,心常一二三穴,手解一穴治疗肺气肿十二人肺癌六人。(杨,很少单独使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热及急性肺炎外大多为灵骨之侄倒马针,两穴配合使用效果极佳)
9-10、骨关穴-木关穴
骨关穴木关穴
骨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掌朝上,当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五分,腕豆骨下是穴。亦即食指与中指叉口直上腕横纹处下五分。如图3。
木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掌于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如图31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奇效),半身不遂(特效)脊椎骨增生压迫神经痛(骨刺)十二指肠炎、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针刺法:直刺3—5分
经验:木关穴配骨关穴,灵骨穴,下白穴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骨剌特效。尤対尿酸过高引起之骨骼,筋骨痛疼有特效。使用骨关穴,木关穴治疗尿酸性关节炎,临床特效。
11-12、三叉一-三叉三
一穴(七十二绝针之一)位置:握拳取穴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如图36解剖位置:橈骨神经浅枝,肺分支神经、肾之副神经。
主治:角膜炎、眼睛酸痛(特效),腰痛、坐骨神经痛(有卓效),眉樣骨酸、胀痛(特效),视神经萎缩,半身不遂,痿症。
针刺法:直刺二寸,从叉口进针至两掌骨间端,握拳后从叉口进针。
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如图38解剖位置:尺骨神经手背枝,肾之神经。
主治:重感冒头晕头昏(特效),坐骨神经痛(特效),长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肾盂炎、肾脏病水肿(特效)针刺法:直刺二寸,从叉口进针至两掌骨间端,握拳后从叉口进针。
五穴
位置:掌心向上,掌面拇指第一节中央线外侧五分,从掌指横紋上一寸。即是第二节横紋口(杨:自指尖向手掌顺数)。如图20
解剖位置:掌侧指固有神经下浅枝,脾肾神经。
主治,全身骨肿、肺炎、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脚掌内侧部份肿痛、肝肿大、肝硬化。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3分或以三棱针刺出黄水效佳。
经验:治疗全身骨肿,或药物性骨肿,可配灵骨穴、大白穴、复原穴效果更佳。(杨: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一穴治手指痛酸腱鞘
炎,三穴治足趾痛酸,四穴治脚踝脚背酸痛,五穴治脚跟酸痛极有效.二穴则作为一穴或三穴之到马针.三穴尚可治头痛。曾以此穴组治愈篮球,
体操,网球国手多人,有些病例病已多时,仅针一二次即愈)。
14-15、上高穴-下高穴
上高穴下高穴
上高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处。手解二穴(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上一寸)上五分为上高穴如图7。
下高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处。手解二穴(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上二寸。)上一寸五分为下高穴如图8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浅枝、尺骨神经分枝、肾脑神经。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肠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肠炎.增高
针刺法:直刺2—8分
经验:上高穴配下高穴为治疗腹膜炎之将效穴。上高穴配下高穴同时有促进脑神经皮质激素分泌之作用,故又可以增高,下针二十次约可增高5—N
厘米,超过二十岁以后效果较小。
中白穴(又名鬼门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背于无名指掌骨与小指骨之间。指关节上方五分处是穴。(上一寸为中渚穴,有人误以中白穴乃中渚穴,实为错误)。如图28
下白穴
针刺法,直刺5—8分
骨刺,坐骨神经痛及耳疾之特效穴。治疗肝痛下白穴配肝门穴并兼治急性肝炎之特效穴。(杨:中白,下白
倒马并用,主治前述肾亏各病,疗效极佳。中白,下白倒马并用,尚可治少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颇效。中白穴位于三焦经之中渚穴后五分处,董师
最常应用于起坐之际腰痛之症。本穴亦可治疗血压高及前头痛)O
腕顺穴
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一寸五分处口如图23
手背侧面,当小指掌骨外侧下縁,手腕横纹下二寸五分处、如图24
解剖位置,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口
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特效)、肾脏炎、肾孟炎、膀恍炎、腰痛(特效)四肢骨肿(奇效)、背痛、两腿痛、骨刺、耳鸣、耳聋、颈项骨刺
(特效二穴兼治鼻岀血、失枕奇效口
针刺法:直刺5分一1寸
经验:腕顺一二穴为治骨疾,肾脏疾病之特效。可双手取穴,效果更佳。以腕顺一二穴为治骨刺,有效率达百分之百。腕顺一二穴治疗耳鸣临床效果佳。腕顺一二穴亦为面神经麻醉、及坐骨神麻醉的常用穴。(杨:一穴治疗太阳经之坐骨神经痛及腰椎痛,腿弯痛等有特效。配合腕顺二效果更佳,原注一次用一穴为宜,临床经验二穴并无不宜,腕顺一二穴并用治疗肾亏所致之各种病变及疼痛,疗效甚好,肾虚之牙痛,眼痛亦有效,除前述各病外,董师尚用治耳鸣,重听,小腹服,腰围痛,腿弯紧痛,疗效亦佳)°
18、心灵穴
心灵穴:
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掌朝上,手腕横纹正中央两肌健之间直上一寸五分。如图2
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掌朝上,手腕横纹正中央两肌健之间直上二寸五分。如图2
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掌朝上,手腕横纹正中央两肌健之间直上三寸五分。如图2
解剖位置:橈侧手腕曲肌键和长掌肌腱中,浅层分布前腕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心脏支神经。
主治:心脏内膜炎、狭心症、心律不整、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肮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亦可当麻醉用治颈项手术。
针刺法:直刺0.5—1.5寸,亦可透刺手背,斜刺十五度由下往上刺二寸,治心脏疾病。斜刺三十度由下往上刺1.5寸治胸部颈部疾病。斜刺45度由上往下刺,治手脚诸疾。
经验:心灵穴为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对治疗心脏疾病疗效神速。心灵穴配地宗穴为治疗心脏疾病之特效穴。使用心灵治疗心律不整,在例中有
88人在三分钟内完全恢复正常,另24人配地宗穴在15分钟内恢复正常,心灵穴配地宗穴,通关穴,通天穴,心门穴治疗冠心病11例中,均能在治疗30次内,荻得痊愈。
20、地宗穴
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
天宗穴
位置:在上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后部间之陷处,在地宗穴上三寸,距肘窩横纹九寸。如图2
解剖位置: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窩神经、六俯神经、小腿神经。
主治,妇科阴道痒、阴道痛、赤白带下(具有神效)、小腿痛、脚扭伤、小儿麻痹、狐臭、糖尿病。
注意与禁忌:下针时,偏外伤肱骨、偏内伤二头肌、取穴必须准确。
针刺法直刺1一2寸,或斜剌,由上往下斜刺1.5寸一2寸。
地宗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抚胸取穴,在人宗穴(在上臂脉骨内缘与脉二头肌间之陷处,肘窩横纹上三寸五分。)上三寸处。即肘窝横紋直上六寸五分。如图2
解剖位置:在头静脉后,有回痍上膊动脉、腋窩神经、心之支神经。
主治,能使阳症起死回生。脑溢血之急救穴,针下立解。心脏。心脏麻痹、心绞痛之急救针。治半身不遂、心脏性喘息、肝昏迷、手脚麻痹、动脉
硬化、胸痛背痛、呼吸困难、脑血管阻塞等症。(亦是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针刺法,直刺1—2寸,针深1寸治轻病,针深二寸治重病,两臂同时取穴。
经验:地宗穴为急救要穴,效果不下于人中穴,百会穴,足三里穴,急救时地宗穴配手解穴奇效。
人宗穴位置:在上臂脉骨内缘与脉二头肌间之陷处,肘窝横纹上三寸五分貼骨下取之。如图2解剖位置,在二头膊筋之旁,有橈骨副动脉,头静脉及内膊皮神经,肺之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肝之副神经。
主治:脚肿痛、手臂痛、肘肿痛难动、黄胆病、四肢浮肿、脾肿大、胃、十二指肠炎、感冒、气喘,喉炎。
注意与禁忌:下针时应准确、偏外伤肱骨偏内侧伤肱二头肌、扎针部位应予特别注意。
针刺法:直刺0.5—1.54,针深0.5寸治感冒、气喘,针深八分治臂肿,针深L2寸治肝,胆,脾病。
21、肩中穴
肩中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臂自然下垂,自肩骨正中央横纹直下二寸五分是穴。肩峰穴直下二寸处。如图3
解剖位置,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上膊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膝盖关节炎(特效)、膝盖扭伤(特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及臂部皮肤病有将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
流鼻血、血管硬化、瘟痂(特效)o腰痛。
针刺法,直刺1—2寸
经验:肩中穴配建中穴有清血作用,用于治疗胆固醇过高效果更佳,肩中穴配建中穴治疗膝盖疾病特效。肩中穴配三重穴治疗療痂特效。肩中穴配
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病。上曲穴,肩中穴,云白穴为治疗小儿麻痹之第一特效穴。在72例
中痊愈63人,其余有改善。(杨:此穴治膝盖痛及肩痛具卓效。)
三神穴:
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抚胸取穴,手臂肱骨之外侧,肘尖直上一寸五分。如图9
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抚胸取穴,手臂肱骨之外侧,肘尖直上二寸五分三神一穴上一寸。如图9
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抚胸取穴,手臂眈骨之外侧,肘尖直上三寸五分三神一穴的上二寸。如图9
解剖位置:肾之副神经、肝之副神经、肺分支神经。
主治:肾盂炎、蛋白尿、阳萎、早泄、腰酸、腰痛、肾结石痛、口干、喉炎、支气管炎、老人咳嗽。肾之补穴。
针刺法,由下往上斜刺五分治口干立解。喉炎、支气管炎。斜刺1寸治肾虚等疾病。
经验:三神穴三针同时下针,效果神速,为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23、三灵穴
三灵穴:
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掌向上取之,位于肘窝横纹(即十四经尺泽穴)之上方,即肘窝横纹上五分处。如图io
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掌向上取之,位于肘窝横纹外五分。于尺泽穴外五分横纹上。如图10
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手掌向上取之,位于肘窝横纹内五分,于尺泽穴内五分横纹上。如图10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经浅枝、心之支神经、挠骨神经、肺分支神经。
主治:急性心脏麻痹(奇效)、心绞痛(特效)、胸闷(下针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脏缺氧呼吸困难。
24、神肩穴
神肩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肩峰穴与云白穴联线之中央点。肩峰穴■在肩骨缝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经肩厥穴下五分处。云白穴■在上臂肱骨后缘,肩中穴内二寸处。如
解剖位置:有锁骨上神经、腋窝神经、肺分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小儿麻痹(特效)、脑出血、脑血栓之后遗症(半身不遂)(特效)、手臂麻痹、大腿内侧疼痛麻痹(特效)O针刺法,直刺3—5分或斜刺O.s—1寸,由上往下刺。
经验:治疗严重失眠时,神肩穴配心灵一穴,正会穴,镇静穴特效。治疗中风后遗症神肩穴配正会穴,上三黄,通天穴,灵骨穴特效。治疗中风后遗症中,对于患处手臂不能动弾,五指不能伸屈者,连续针五次左右即能运动自如,
25、正脊穴
手臂肱骨上正中央线上、当肘横纹直上二寸为正脊一穴。如图8
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肘横纹直上二寸)直上二寸处,在肱骨上。如图8
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肘横纹直上二寸)直上四寸处在肱骨上。如图8解剖位置:肝副神经、心之副神经、脊椎神经。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症、坐骨神经痛、颈椎骨刺"慢性肾盂炎。
针刺法、直刺0.5—1寸或斜刺1一1.5寸,由下往上刺。
经验:正脊一二三穴为治疗脊椎疾病之特效穴,尤其是腰椎骨疾病更有卓效如配合骨关穴,木关穴效果更为明显。
26、三圣穴
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三圣一穴在脚底正中央点处(往足跟方向)往前上一寸。即十四经涌泉穴后一寸。如图11
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脚底正中央点处,即十四经涌泉穴后二寸(往足跟方向)如图11
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三圣三穴在脚底正中央点处(往足題方向)往后一寸。即十四经涌泉穴往足跟方向后三寸。如图11解剖位置:脚底神经分枝、心之神经、肾之副神经、脑神经。
主治: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脑溢血、脑血栓症。
针刺法,直刺0.5——1寸。
经验:三圣穴为治疗高低血压过高症,之特效穴。曾以三圣穴二穴治高血压度患者,在五分钟内降为度。堪称神效。
27、外三关穴
外三关穴
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外三关一穴在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之中央点。如图18
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外三关二穴在外踝尖与膝盖骨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如图18
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外三关二穴与膝盖骨外侧联线之中央点为外三关三穴。如图18
解剖位置:外侧排腹皮神经、肺之神经。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瘻痂
(特效)甲状腺肿。
针刺法:直刺1—1.S寸。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经验:治疗子宫颈瘤,癌,外三关穴配妇科穴(任取二穴)特效。治疗療痂,恶性肿瘤外三关穴配三重穴,九里穴,灵骨穴神效。(有九成以上治愈率)在治疗子宫瘤43例中外三关穴配妇科穴全部治愈。在治疗瘪痂,恶性肿瘤例中有人治愈,另24人死亡。因肺癌或鼻癌所引起之颈项部煉痂,不易治疗,大部分拖延一段时间后死亡。(杨:外三关穴对于外科病变之疗效显著,对于青春痘疗效亦佳,外三关穴之中关穴还常用于治疗肩臂左右转动不适,尚能治手红肿,手臂肿胀发热,肘痛(中穴为主)三叉神经痛)0
I
28、双龙穴
双龙穴:
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如图19
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双龙一穴下六分两筋骨之间取之。(在外膝眼下二寸一分,胫骨外侧骨陷中)如图19
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油J亂漉?、髒卜乳臟外.靈头炎。
针刺法t直刺0.5—0.8寸。
经验:治疗乳部疾病配肩峰穴特效。双龙一穴二穴临床上同时取穴-
19
29、金营穴
金营穴
金营上穴(董民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中九里穴上二寸,向外横开五分处。如图11
金营下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金营上穴直上二寸。〔在中丸里.穴上二寸,向外横开五分处〕如图11
解剖位置:肺之神经、心之分支神经、外侧大腿皮神经。
主治:药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食物、全身痛之止痛各种急症之急救.金营上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针刺法:直刺侦一3寸
经验:金营上下穴临床任取一穴即可。
30-31-32、木府穴-木梁穴-木昌穴
木府穴木梁穴木昌穴
木府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火府穴(臀下橫纹正中央直下三寸。)向内橫开二寸,如图27
木梁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木府穴直下四寸.即火梁穴向内横开二寸.(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七寸.向内横开二寸)如图27
木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火昌穴向内横开二寸,〔后腿横纹正中央直上四寸)向内横开二寸,距.膝橫纹四寸。如图27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肝之副神经’牌之神经,闭锁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腰痛有背痛、头:痛、肝炎、疵气、持疮、经痛、摄护腺肿大.、骨刺、便秘、腹泻、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風湿幵节炎,冠心
针剌法:直刺1—3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立即见效.
经验:火府,木府,全府,火梁,木梁,,金梁,火昌,金昌等九穴为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之特效穴,坐骨神经用,骨刺98例中92人在一个半月内
完全痊愈。如配合局部刺络法,在治疗上可减少一半时间。木府、木梁、木昌三穴在临床上同时取穴、效果显着。
33、木黄穴
明黄穴天黄穴其黄穴木黄穴
明黄穴
位置:在大腿内侧之正中央。如图7
天黄穴
位置:在明黄穴直上三寸口(在大腿内侧之正中央口j如图7
其黄穴
位置」在明黄穴下三寸。(在大腿内侧之正中央。)如图7
木黄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其黄穴直下三寸口其黄穴在明黄穴(在大腿内侧之正中央。)下三寸。如图7
解剖位置:大腿神经前皮枝、肝之总神经、心之总神经、表层心之神经、中.层肝之神经、深层肾之神经。
主治:黄疸病、肝癌、肝硬化、各种肝炎、骨骼胀大、脊椎骨膜炎(骨刺)、中风半身不遂(奇效)、血癌症(白血球过多)特效、肝机能不足弓
起之疲劳.、腰酸、眼昏花、眼痛、肝:痛、两肋痛(特效)、肛汁分泌不.是引起之消化不良.、眯气、心脏扩大.、心闷,癫痫〔特效)。
针剌法,直刺1—3寸
经验:木黄、其黄、明黄、天黄四穴除木黄外又称为上三黄穴。四穴为治疗肝胆,脾脏病变之特敖穴。上黄,明黄,木黄为治疗.、脊椎骨膜炎(骨
刺)之特效穴。治疗急性肝炎时配肝门穴奇效。明黄,木枝,其黄,木黄、四穴为治疗急慢性胆炎特效穴。(杨,对于急性肝炎,则以先针肝门,
肠门为要,上三黄治疗颈椎骨刺,腰椎骨刺,疗效亦佳口通过调整肝脾之作用,治疗血液病效果?极佳,如白血球过多,再障性贫血,齿岫.,鼻虬,
等。通过平肝熄风之作用,治疗美尼尔症,帕金森症,舞蹈症,亦有一定疗效,配肾关,复留疗效更好)。
34、三灵穴
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膝窝横纹正中央(部「十四经」之委中穴)直上一寸如图29
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膝窝横纹正中央(部「十四经」之委中穴)直上二寸如图29
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膝窝横纹正中央(部「十四经」之委中穴)直上三寸如图29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心之神经、肺之支神经、坐骨神经。
主治:后脑头痛、项紧痛、肩痛、背痛、胸痛胸闷(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经痛、腰痛、腿酸、腿胀痛、抽筋(特效)。偏头痛、脑神
经痛、久年头痛。
针刺法:直刺0.5—1寸或以三棱针点刺青筋出血立即见效。
就绪
火府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俯卧取穴,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三寸。如图21
火梁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当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七寸处是穴。即火府穴下四寸处。如图21
火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火梁穴下三寸。即在后腿横纹正中央【委中穴)直上四寸。如图21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脊椎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脑神经、肾分一支神经、坐骨神经。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经痛〔.特效丿、颈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后脑部挫伤、脑神经痛、项紧痛、偏头痛、胸闷、肾脏炎。痔疮
〔特效j、半身不遂.、冠心症〔特效:)C.
针剌法:直刺1—2.5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立即见效。
经验:火府,木府,金府,火梁,木梁,金梁,火昌,金昌等九穴为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之特效穴,坐骨神经痛,骨刺98例中92人在一个半月内
完全痊愈口如配合局部刺络法,在治疗上可减少一半时间"火府、火梁、火昌三穴在临床上同时取穴、效果显着。
39、神耳穴
神耳穴:
神耳上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耳廓背面、降压沟上绿、距内侧1/3处。如图2
神耳中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耳廓背面降压构中央偏内侧二分处。如图2
神耳下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解剖位置,肾之神经、肝脾神经。
心脏病发作之急救、头痛、头昏、眩晕(特效)、呕吐、肝机能衰竭、四肢无力、虚脱症、休克胸闷〔特效〕,胸背痛.、高血压,腰痛?、晕车、晕船。兼治肾脏炎、腰脊痛°子宫下垂。神耳下
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针刺法:斜刺由上往下刺0.2T.3寸经验:神耳上中下三穴中任何一穴配外耳穴为急救要穴。对?各种急性病症有起死回生之效果。对于身体虚弱之患者扎上针后有立即恢复体力,增进生
命力之奇效。为董师不传之绝学。
40、外耳穴
外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在金耳穴(在耳壳背之外缘上端)直上三分俯外侧二分。
解剖位置:肾之神经、肝之神经
主治:心律不整、心悸、中风昏迷之急救、头痛、低血压过高、头晕、头昏眼花。
针刺法:直刺0.1—.2寸斜刺由上往下刺0.2—.3寸0
经验"神耳上中下三穴中任何一穴配外耳穴为急救要穴。对各种急性病症有起死回生之效果。对于身体虚弱之患者扎上针后有立即恢复体力,增进生命力之奇效。为董师不传之绝学。然而这几穴可救人于须臾之间,作者不愿藏私,特公开耳后绝针,藉以救人济世。惜以董师于五十三年底所赐余之数据中,部分毁于兵燹,另一穴位置模糊不清,主治部份烧毁,殊为可惜「
41、前会穴
正会穴前会穴后会穴
正会穴
位置:在头顶之正中央点向后五分处。即百会穴向后五分处。如图2
解剖位置:前头神经、脑之总神经。
主治e四肢颤抖、各种风症、身体虚弱、小儿惊风、眼斜嘴歪、半身不遂、中风不语、腿无力症、痿症°
针刺法:直刺0.1-0.2寸或以三棱针点出血。治流鼻血尤具卓效。
经验:前会穴对不省人事之病患有使其立即复苏之效。正会,前会,后会,镇静四穴为治疗神经衰弱,失明之特效穴。也是治疗四肢颤抖(舞蹈症)之特效穴。州圆穴,州仑穴,州昆穴三穴配合正会,前会,后会三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特效穴。上述配穴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在例中有人有特效。(杨:本穴与督脉之百会穴相符,治疗上述各症确有特效,唯需与前会或后会穴倒马并用较佳,本穴董师常用治半身不遂,配灵骨,大白疗效更高)。
前会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位置:在正会穴前一寸五分。即「十四经J之前顶穴后五分处。如图2
解剖位置:前头神经、脑之副神经。
主治:头昏、眼花、脑恥、神经衰弱。中风昏迷不醒,半身不遂。
针刺法t直刺0.1T.2寸或以三梭针点出血。
经验:前会穴对不省人事之病患有使其立即复苏之效。正会,前会,后会,镇静四穴为治疗神经衰弱,失明之特效穴。也是治疗四肢颤抖(舞蹈症)之特效穴。州圆穴,州仑穴,州昆穴三穴配合正会,前会,后会三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特效穴。上述配穴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在例中有人有特效。
后会穴
位置,在正会穴(在头顶之正中央点向后五分处)直后一寸六分。即「十四经]之后顶穴后五分处。如图2
解剖位置e大后头神经、脑之总神经、脊椎神经°
主治,骨结核、头痛、头晕、脊椎骨痛(对十九~廿一椎最有效)、脑充血、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神经麻痹。
针刺法:直刺0.1—0.2寸或以三棱针点出血。
经验:前会穴对不省人事之病患有使其立即复苏之效。正会,前会,后会,镇静四穴为治疗神经衰弱,失明之特效穴。也是治疗四肢颤抖(舞蹈
症)之特效穴。州圆穴,州仑穴,州昆穴三穴配合正会,前会,后会三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特效穴。上述配穴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在例
中有人有特效。〔杨:本穴能治尾椎骨疼痛,本处疼痛,针尾椎处亦能治疗之〔见冲霄穴),皆有特效)o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了解养生知识!谢谢!
往期火热文章1被六味地黄丸毁掉的中国男人
2经常面部刮痧,效果惊呆了!!
3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中医人不辱使命再出发:危难时刻,让中医成为真正的守护神
4重磅!中国在全球率先公布特效药!利益集团坐不住了!
长按或扫码进入中医经典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