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的缺血和出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DoctorsSharingBetter

iCardioOncology

癌症除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等缺血性事件的风险外,还可能因为对凝血过程的影响,血液学参数的改变以及经常需要的手术程序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尽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癌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但该人群中仅有少量关于缺血和出血事件的数据,且结果没有得到统一。本文试图比较癌症和无癌症患者接受PCI的缺血和出血结果,并分析这些结果作为癌症特异性预测因子的可能。

研究方法

年至年之间,连续接受PCI手术的患者前瞻性纳入了BernPCI注册中心。收集了特定癌症的数据,包括癌症类型、初始诊断日期和PCI指标下的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倾向得分匹配,以调整有无癌症患者之间的基线差异。主要的缺血终点是设备导向的复合终点(心源性死亡,目标血管心肌梗塞,目标病变血运重建)在1年时发生,主要的出血终点在1年时为出血科学研究联盟(BARC)2-5。

结果

在名患者中,有名(10.0%)确诊为癌症。三种主要的癌症类型是前列腺癌(例),胃肠道(例)和造血系统(例)。在PCI指数下,有名(13.1%)患者接受了积极的癌症治疗。在匹配分析中,面向设备的复合终点没有显着差异(11.5%vs.10.2%;p=0.),而癌症患者与无癌症患者相比,心源性死亡和BARC2-5出血发生率更高(分别为6.8%和4.5%;p=0.和8.0%vs.6.0%;p=0.)。在PCI出现前1年内,癌症诊断可作为1年内心脏死亡和BARC2-5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

▲表患者特征

▲表患者癌症类型▲表癌症诊疗信息▲表癌症患者的心源性死亡和BARC2-5出血事件率分析▲表生存分析之Kaplan-Meier曲线

结果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①癌症患者发生心脏死亡和出血的风险增加,但没有缺血性事件,如MI,支架血栓形成或反复血运重建;②在癌症患者中,那些一年内被确诊为癌症的患者出现心脏死亡和出血的风险增加。

先前评估癌症患者PCI术后结果的研究显示,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纳入了小队列,缺乏有关癌症特征的详细信息以及终点的数量有限,无法评估缺血和出血风险(即这些患者中最相关的问题)。本研究提供了可靠且详细的数据,包括PCI术后1年的癌症特征和临床结果,这些数据来自大规模、连续入组的队列(名癌症患者),反映了真实的临床环境。但不可忽视,本研究的主要限制在于,采用的单中心设计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概括时的代表性。

结论

在常规的临床实践中,癌症患者心脏死亡的风险增加,与接受PCI的患者缺血性事件无关。出血在癌症患者中更频繁发生,值得特别注意。可以考虑调整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文/医院心内科吴箴言王智慧)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sfjd.com/xgyy/15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