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重要的临床检查科室,集检查、诊断、教学为一体,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影像中心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为患者提供全程多方位服务。
简单来说,影像中心医师就像事故现场侦查的警察一样要找出疾病的病原,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及检查信息,最终做出合理的诊断。
不少朋友常会有这样的困惑,看病就看病,为什么医生总是让我拍片子,到底有何用处呢?
1.为何要做影像检查呢?
要诊断一个疾病,除了依据疾病标准和诊断经验去判断之外,明确发病器官、所在部位、病灶大小对于精准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让患者做影像检查,就是为了获取有效的影像资料,第一时间把病灶的实际情况反馈给临床医生,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影像检查对确诊和治疗非常重要。
2.如何选择医学影像检查?
到医院看病、体检、住院都涉及一个常用的而且很重要的检查项目,即影像学的检查,包括超声、X线拍片、CT、DSA(血管造影)等。
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势,从最适合疾病检查的角度,以及经济负担、检查的难易度和检查时间的长短等考虑。有时候一种检查完成后还不能得到可靠、明确的诊断,也可以采用其他检查补充。
(1)骨骼、肌肉系统
骨折:如果是外伤导致骨折或是怀疑骨折,首选是X光,检查方便、费用相对低,如果不能明确诊断再选择CT。
关节:关节和脊柱等的骨质退变(老化)首选CT或磁共振。
骨骼肿瘤:若怀疑骨骼病变首选X光,方便、经济。观察骨质结构方面,磁共振稍弱,而传统X光空间分辨力高,能清晰观察骨小梁结构。
(2)中枢神经系统:分急症和非急症
脑出血首选是CT,出血在CT上可清晰显示,而且检查速度快。
脑梗:为节约时间一般首选CT,但CT敏感性不如磁共振,磁共振在脑梗发病后数小时便可反映出来。因此若CT检查未发现异常,在病情允许下,建议检查磁共振。
(3)头颈部
鼻窦:如鼻窦炎或鼻窦肿瘤等,首选CT。
耳部:中耳乳突首选CT。颈部:首选CT或磁共振。
甲状腺:首选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如果要看是否有肿瘤侵犯或转移,可做CT。
(4)呼吸系统
排除:肺部的早期肿瘤,或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确诊者,可选择CT。常规体检中X胸片,对肺癌早期筛查的意义不大,就目前而言,国际上公认的筛查肺癌最有效的方式是低剂量的螺旋CT。
(5)消化系统
临床首选是胃镜、肠镜检查。
食管、胃:影像检查方法首选做食道吞钡检查,如果已明确有消化道肿瘤,建议补充CT检查,能观察消化道腔外病变。
小肠:小肠炎症或肿瘤可行小肠增强CT检查。小肠疾病检查中胃镜受限制,因为胃镜只能检查至十二指肠,无法到小肠,因此CT小肠造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结肠:临床首选肠镜,但影像学上钡剂灌肠检查可对肠镜行有效补充,观察结肠整体轮廓与功能。
肝、胆、胰、脾对体检病人超声是首选,如果明确或怀疑有问题的,建议CT或磁共振平扫+增强,来明确诊断。
(6)泌尿系统
这些部位首选是超声,但影像学检查也有一定的针对性。
肾脏:建议CT和磁共振,怀疑有占位,补充增强。
输尿管、膀胱:怀疑输尿管、膀胱肿瘤会考虑CT泌尿系统造影(CTU)。
(7)循环系统(心脏、血管)
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四肢动脉首选血管CT成像(CTA),不仅无创,还能观察周围脏器的结构,实现-站式检查。
(8)乳腺
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乳腺超声、X线钼靶摄影或磁共振(MR)动态增强检查。乳腺超声简便、便宜,但对乳腺癌的重要特征——微小钙化不敏感;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和最简便、最可靠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3.不同疾病选择最适宜的检查方法
此外,影像医生的诊断经验是否丰富非常重要,会影响后续的治疗。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最适宜的检查方法,尽早确诊疾病,是每个病人及家属渴望的,也是医生的愿望。
每一次成功的治疗,
都从精确的诊断开始,
得到治愈的患者或许会忘记
作为幕后工作者的放射科医生,
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对工作充满热忱,
加班加点,读片、诊断,
不辜负这一袭白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