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武汉市妇联联手武汉晨报打造“征集文明家风故事·赠送最美全家福”活动,征集一周即收到了百余优秀家庭的报名。依据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时代特色,弘扬家庭美德和正能量的标准,我们遴选、挖掘出蔡中敏家庭、许承伟家庭、杨昌林家庭等10户的家庭故事,并由专业的摄影大师一起走进这10户家庭,拍摄全家福,记录欢聚时光,传承好家风。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0户入围家庭的故事吧~
蔡旭红家庭四世同堂三代园丁
蔡旭红父亲名“蔡振华”,母亲名“左志学”,各取名字中一字,组成“华学大家庭”。“我们家设有家庭管理委员会。”蔡旭红是现任“家长”,二弟蔡红生任“第一副家长”,三弟蔡爱龙为“第二副家长”,两位老人则是“高级顾问”,“一般来说,重要的问题都要请示二老,听他们的意见”。
“华学大家庭管理委员会”一年开两次家庭会议,每期一个主题,围绕家风建设、下一代的教育问题等,至今已经持续了39年。
张德卿家庭父母相守30年推着轮椅看遍大武汉
一对老夫妻,虽然妻子腿脚活动不便,但丝毫不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结婚30多年从未红过脸;良好家风传承给了儿子,如今儿子也当了父亲,一家五口融洽的家庭关系,成为了整个家族里的标杆。来自武汉市崇仁路小学的张德卿老师一家五口,父亲张国立、母亲刘艳芬、妻子万璆慧和儿子张修远,三代人的融洽家庭关系让我们看到,即便是传统观念中最难处理的婆媳关系,只要真正把对方当成一家人,就不会是问题。
蔡中敏家庭老伴推着轮椅陪她环游全国
79岁的蔡中敏婆婆身体不好,近几年一直坐轮椅,82岁高龄的老伴贝振铎成为了她的“腿”,推着婆婆的轮椅,陪她走遍全中国10多个省。早些年,蔡中敏被查出得了乳腺癌,进行了手术,后来又得了阑尾炎、胆囊炎、线性膀胱炎,经历了好几次化疗,直到年才基本上结束治疗。
为了让老伴散心,等她身体恢复后,贝爹爹就循序渐进带她四处旅行,从武汉周边游,到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地。一家人和乐融融,儿女们都记得父亲对母亲的承诺:“牵着老伴的手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风景。”
韩玉珍家庭好学的母亲带动全家创业
54岁的韩玉珍性格爽朗,做事雷厉风行,她的口头禅是“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才叫活得有意思!”37岁那年,为了带动内向的儿子杨阳多和人沟通,她自学财务后陪着儿子一起去保险公司上班,没想到,母子俩都考上了保险代理人证。一年半后,她和儿子一起开办了一家二手车公司;鼓励科班儿媳姚慧自办幼儿园;女儿杨芳也创业办起了跆拳道培训机构。
许承伟家庭“最美邻居”办起社区空巢老人俱乐部
67岁的退休老人许承伟住在汉口春天小区,现在是社区里空巢老人心目中的知心人:不仅热心快肠爱帮助人,还定期在每周三组织社区里的空巢老人们下棋、看书、搞书画,作为腰鼓队的重要成员,他也经常带领老人们参加各类展示活动。在他的推动下,社区成立了“爱伴夕阳”空巢老人俱乐部,平时固定组织老人们开展各种兴趣活动,谁有困难也互相帮忙,许承伟也成为社区老人眼里的“最美邻居”。
杨昌林家庭一家8口都把藏族大学生当家人
家中随处可见的藏族元素,倾注了杨老一家三代对藏族学生的关爱。杨老做了40年藏族大学生的“汉族阿爸”,搭建了“武汉之家”,将自己收入的近1/3用于这项事业。“尊老爱幼、关爱他人、踏实做事、老实做人是我家的家风。”杨老说。
杨举家庭无字家训铸脊梁
杨举说,他家没有深得赞誉的家书、警句,有的是从生活磨难和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中悟出的无字家训:要听话、要勤快、要向上、心要好。现在,他也以新的方式在教授下一代。
余天望家庭双手智创新生活
退休后,余天望夫妻根据所学知识,发明了第一代专利洗菜机,目前,他们的第五代高压水流立体式旋转冲洗的洗菜机也已研制成功,投入市场。余家信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勤俭、和美的幸福生活。
袁亚妮家庭充满正能量的“最帅三胞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她家的家训。这三个孩子也被老师评价为“最正能量的孩子”:乐于助人、正直正义。老大爱篮球,梦想当特种兵;老二组织、逻辑能力强;老三是个“小暖男”。在农讲所拍摄全家福时,不少游客也围着三胞胎拍照。
曾元英家庭义务“鸣喇叭”34年
34年来,曾元英老两口就拿着“小喇叭”在社区义务提醒居民防火防盗。年过80,每天巡视两个社区,喇叭在他们手中已经更新4代了,唯有不变的,是二老奉献的初心。一家四代也在延续着乐于奉献的家风。
爱
分
享
武汉女性编辑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领导说了!你点一个,小编工资涨5分,所以到下面给我点个吧
把大拇指变成实心就成功啦!么么哒~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