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能彻底根治的疾病吗?
要弄清楚尿频尿急尿失禁能否彻底治好,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简称OAB)。膀胱过度活动症是多种症状的统称,它的主要表现是尿频、尿急,可以有尿失禁(也可以没有),同时还可能有夜尿增多。有很多疾病都会引起这一系列症状,很多患者能够通过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长期控制症状,但是如果想彻底治愈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有的病因没办法去除,比如脑梗塞等等。
膀胱训练、盆底肌肉训练等行为治疗,能够彻底根治膀胱过度活动症吗?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大约50%的患者能够通过行为训练、盆底肌肉训练长期控制症状,但是想彻底根治这种尿频尿急,难度比较大。
怎么去衡量行为疗法到底有没有锻炼到位?恢复到几小时尿一次、一天尿几次算是正常或者说有效果?
判断行为治疗的效果要看这几方面——排尿次数、憋尿时间和排尿量。正常人一天大概排尿8~10次,夜尿1~2次,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能一天排尿20次以上,夜尿3~4次甚至更多。采用行为疗法之后,患者能够恢复到一个大致正常的水平,比如从之前的一天排尿20次减少到一天排尿12次左右,夜尿次数减少到1~2次。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就可以认为行为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如果在进行行为治疗前最多能憋尿1小时,采用行为治疗以后能憋到2小时或者3小时,排尿次数有所降低,我们认为行为治疗就是管用的。
对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来说,行为治疗坚持多长时间之后能够见效?
行为治疗进行多长时间以后能见效呢?通常我们认为,如果行为治疗3~4周以后尿频尿急的症状能够改善,说明这种行为治疗对患者帮助比较大。如果3~4周以后,单一的行为疗法没有办法控制症状,可能就要加上其它治疗方法了。
尿频尿急尿失禁,是不是应该拼命憋尿?
有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会出现尿失禁、漏尿,我们都知道,最常见的尿失禁有两种,一种是压力性尿失禁,一种是急迫性尿失禁。前者是打喷嚏、咳嗽、跑、跳等,做了增加腹腔压力的动作时,就会漏尿;后者是尿意非常急,出现就没法憋住。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情况属于后者,憋尿肌过度收缩引起的急迫性尿失禁,这跟压力性尿失禁不一样,所以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膀胱训练是针对急迫性尿失禁的行为治疗。一出现尿急就去厕所,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出现尿急的时候不要太着急上厕所,要有意识地憋尿,等急迫的感觉消失了再去厕所。那么,是不是应该拼命地憋尿,憋的时间越长越好?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延迟排尿是有程度限制的。为了防止尿失禁而去使劲憋尿的话,会导致膀胱的压力升高,长此以往会导致膀胱进一步损害,严重的会导致肾积水、肾功能衰竭。拼命憋尿对身体的危害比漏点尿裤子湿了的危害大得多,所以膀胱训练要适可而止,不能一直憋尿。
张鹏教授简介:
张鹏,临床医学博士,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国际尿控协会(ICS)会员,国际盆底疾病协会理事会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尿控学组委员。前、后两次赴加拿大医院跟随前ICS主席Corcos教授和芬医院AHO教授学习神经尿控领域知识,并在国内积极、系统性的推广治疗顽固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方面的骶神经调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人目前负责首都医科医院泌尿科尿控组工作,任InternationalUrologyandNephrology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的审稿专家。工作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国际著名泌尿期刊收录近10篇,包括Urology等刊物。对尿控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尿动力学检查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已累积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约余例,其中包括影像尿动力检查约例。对下尿路排尿障碍疾病有深刻的认识:尤其对女性排尿障碍,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各种类型尿失禁,逼尿肌活动过度,盆底功能障碍,顽固性尿频-尿急症,神经原性膀胱等各种复杂排尿障碍有独到的诊治经验。对各类抗尿失禁手术、神经原性膀胱的综合诊疗,骶神经调控等复杂、先进的尿控领域手术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