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题库
它来喽~~内科护理学
1、脑膜刺激征见于
A、小卒中
B、脑血栓
C、脑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D
:
蛛网膜与脑脊液相通,故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脑膜刺激征阳性。
点击查看答案解2、患者女,26岁。尿频、尿急、尿痛8天,以“急性尿路感染”在门诊应用抗生素治疗,进行尿细菌培养检查前,应嘱患者停用抗生素
A、2天
B、3天
C、4天
D、5天
E、1天
:D
:
进行尿细菌培养检查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停用抗生素5日后留取尿标本。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3、大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压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水钠潴留
B、前列腺素分泌减少
C、血管舒缓素分泌减少
D、儿茶酚胺分泌过多
E、血浆肾素活性增高
:A
:
大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主要与水钠潴留有关,部分也与肾素活性增高有关。
点击答案解析4、女,49岁。患慢性肾功能衰竭,头晕,嗜睡,定向力障碍,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25ml/min,血尿素氮60mmol/L,且伴有消化道等各系统症状,给予哪种饮食为宜
A、高热量、高糖、高维生素
B、高热量、高糖、低蛋白
C、根据病情限制蛋白质摄入,要求蛋白质是高生物效价的
D、高磷食物,如动物脑、内脏
E、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C
:
本题考查慢性肾衰的饮食护理。慢性肾衰患者的饮食应根据其肾功能的情况(主要看GFR,临床上也用内生肌酐清除率代替),来给予相应的优质低蛋白的饮食,并适量补充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保证热量。慢性肾衰患者不必给予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只要保证热量,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即可。慢性肾衰应限制磷的摄入。
点击查答案解析5、导致尿路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长期卧床
B、饮食中动物蛋白增多
C、慢性腹泻
D、尿中形成结石结晶的盐类呈过饱和状态
E、甲状腺功能亢进
:D
:
尿路结石病因极为复杂,尿液中形成结石的盐类呈过饱和的状态,尿中结晶抑制物的含量不足,以及核基质的存在,构成了结石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6、慢性肾衰竭病人皮肤瘙痒的原因是
A、尿素霜沉积
B、皮肤发炎
C、汗液盐多刺激
D、末梢神经炎
E、久不洗浴
:A
:
慢性肾衰患者皮肤常见症状是皮肤瘙痒。面色较深而萎黄,轻度水肿,呈尿毒症面容,与贫血、尿素霜的沉积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7、患者男,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大量蛋白尿,考虑为
A、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肾炎
D、慢性肾炎肾病型
E、慢性肾盂肾炎
:D
:
急、慢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膀胱刺激征阳性,即尿频、尿急、尿痛。急、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是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等。而只有发生肾病综合征时会出现三高一低,即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大量蛋白尿。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8、慢性肾炎合并氮质血症患者的健康指导,应告知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为
A、0.6~0.8g/kg
B、0.9~1.0g/kg
C、>1.2g/kg
D、适当增加蛋白摄入量
E、0.2~0.5g/kg
:A
:
慢性肾炎饮食:帮助病人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①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每千克体重0.6~0.8g,其中60%以上为优质蛋白质。②饱和脂肪酸和非饱和脂肪酸比为1:1,其余热量由糖供给。③盐每天1~3g,并补充多种维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9、患者男性,60岁,因消化道出血入院,入院后患者突然尿量减少,ml/d,血压90/60mmHg,双肺湿啰音,查血肌酐μmol/L,尿素氮每日约上升36~71mmol/L,血钾轻度升高,诊断急性肾衰竭,可能的病因是
A、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B、双侧肾盂输尿管梗阻
C、肾性急性肾衰竭
D、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E、休克
:A
:
急性肾衰竭是由不同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根据发生肾衰竭的原因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肾前型各种引起肾血流量减少的疾病,如休克、严重脱水、心脏功能不全、大出血等均可造成循环衰竭继之影响肾血流量,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2.肾型由于肾脏本身的疾患,引起广泛性肾损害而导致肾衰竭的均列为肾型。最常见的原因为挤压伤,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引起肾小管阻塞及坏死;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缺血、肾中毒,如肾脏炎症坏死、重金属、抗生素、化学制剂、蛇咬伤等直接损害肾脏。3.肾后型主要是由肾至尿道发生病变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尿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最常见于双肾结石、双侧肾盂输尿管梗阻、后尿道瓣膜、外伤狭窄、肿瘤及炎症等。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10、环磷酰胺的主要不良反应为
A、较强的局部组织刺激作用
B、性腺抑制
C、骨髓抑制及中毒性肝损害
D、出血性膀胱炎
E、胃肠道反应
:C
:
环磷酰胺,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出血性膀胱炎及脱发,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男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THE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