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进门来就紧张地说:我家宝贝的脖子上(耳朵后面或者后脑勺上)有一个小包,不疼不痒,还骨碌骨碌能动。
医生查体的时候发现,这些包块往往位于皮下,表面不红不肿,大概有黄豆粒大小,是扁圆形或者是圆形的,摸它的时候小朋友往往没有什么疼痛的感觉,而且轻轻推它的时候还能在小范围内活动。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通常都会比较紧张,很担心自家宝贝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
本期我们邀请奥东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包楠医生,聊聊孩子皮下包包的小秘密;
包楠
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小儿外科工作20年,其中首医院工作12年
专业擅长:对于小儿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急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斜疝、鞘膜积液、包茎、包皮炎、隐睾、小阴唇粘连、阑尾炎、肠套叠、嵌顿疝、桡骨小头半脱位、肠梗阻、脐疝、脐茸、皮肤软组织感染和损伤、皮肤及体表肿物、胸腹腔肿瘤、膈疝、肺囊肿、脊膜膨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肾积水、尿道下裂等,并能够熟练进行相关门诊治疗和手术操作。
奥东门诊出诊时间:每周五
原来是淋巴结
其实,这种情况在小儿外科非常常见,位于这些部位的小包块大多是淋巴结。
有些家长很奇怪:淋巴结在表面就能摸到,是正常的吗?
其实在很多小朋友的颈部、耳后和头枕后(后脑勺发迹线上方),我们都可以摸到淋巴结,它们的外形如蚕豆状或圆形,形态比较扁,质地软,触摸起来类似我们嘴唇至鼻尖的硬度,碰的时候没有疼痛感,一个一个的比较孤立,而且可以活动。个头大小通常如黄豆,当然也有个别比较大的,可以达到1-1.5cm。这些淋巴结是淋巴循环的组成部分,所以往往呈组状存在,且大小不均,就像一串葡萄珠一样。
新生儿的淋巴结比较小,如米粒至绿豆大小;1岁以后宝宝颈部的淋巴结大都可触及;到3岁以后,由于皮下脂肪减少,在歪头时,能够看到宝宝颈部的位置比较浅的淋巴结。
有些家长又会问了,为什么在宝宝身上可以看到淋巴结,而我们大人身上却不容易看到呢?那是因为我们长到12-13岁时淋巴结发育就比较完善了,到性成熟期淋巴结就不再生长,并且部分有退化,以致浅表淋巴结就不容易摸到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淋巴结就是一个正常状态,那什么时候它们是有问题的呢?当这些小包块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或者多个粘连融合在一起,质地变硬至类似触摸额头的硬度或更甚,或是在肿大同时伴有局部的皮肤发红、触痛等,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应该及时就医。
那么,我们身体表面的小包包就都是淋巴结吗?当然不是,还有很多其他可能,良性的皮下小肿物常见的有:
#
皮脂腺囊肿
这最常见的皮下小肿物,不疼,继发感染后可以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有疼痛感,症状与疖子类似。大多位于颈、面及背部,可以单发,也有见到有多发的,大小约0.5-2cm,包块部位的表皮常可见到少许的色素沉着,挤压时有豆腐渣样的皮脂外溢。
#
皮样囊肿
可发生于身体许多部位,皮下最多见。大多位于眼睑、眉外侧及鼻根部皮下,在头皮和椎管内亦可见到。常常单独存在,大小约1-3cm或更大,质地比较软。在手术切除时剖开囊内可见皮脂、毛发或脱落上皮等。
#
表皮囊肿
又称为角质囊肿,属于先天性的良性肿物,偶而可因为外伤而引起。大多位于头皮和眉外侧,大小约0.5-1.0cm,多为圆形,质地较硬。
#
毛母质瘤
又被称为钙化上皮瘤。大多位于面部、颈部、上肢。常常单独存在,呈圆形,边界很清楚,中心比较硬,触摸的时候如石灰样感觉。直径大约0.5-3cm。常常可以感觉到肿物是与皮肤粘在一起的,局部的皮色会有些发暗,甚至呈紫褐色。
#
纤维瘤
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在皮下的可以被摸到。这类肿物质地硬,生长缓慢,大小不一,直径几毫米至2cm,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单独出现,表面皮肤颜色可以正常,也可以呈现为棕褐色,常无自觉症状。
请注意
虽然皮下小肿物大多为良性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恶性肿物的存在,比如:
横纹肌肉瘤:这是小儿最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在身体各个部位均有可能发生,而且以5岁以下男孩多见。表现为:位于皮下或肌肉内的肿物,不疼,大多位于头颈部和四肢,也可见于泌尿生殖道、腹腔内、腹膜后、纵膈和胸腔内。质地稍软,边界清楚。肿物可以发生局部浸润,或血管、淋巴转移,这时病变区域的淋巴结可略肿大,在一些病例中也可以发生肺或、骨的转移。
纤维肉瘤:主要是10岁以上儿童发病,肿物多位于下肢。包块大小不一,质地硬,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少数发生肺及骨转移。
体表小肿物有这么多,整体来说良性的居多,恶性的比较少见。当我们发现宝宝有这种情况时,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可以先看一看、摸一摸,了解一下表面皮肤的颜色有没有异常、包块的大小、质地,以及孩子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情况;
其次要注意观察,在短时间内这个包块有没有快速的增大,在质地、孩子自觉症状等各方面有没有变化。
当然,发现包块后希望求助于医生也是正确的,医生可以通过查体、临床经验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再通过B超检查来进行第一步的诊断,根据这个结果再决定是继续观察,还是安排进一步的检查或进行手术切除以及活检定性等等。
预约咨询小助手
守护你,我们一直在行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