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睛明,止于至阴,左右各67穴,分布于眶周、前头、头顶、颈部,背腰部的脊椎两侧。下肢后外侧及小趾末端。主治重点为脏腑病、头面病、筋病、痔疾、膀胱病。
1晴明qíngmíng
临床常用穴;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晄经、足阳明胃经、阳跷脉与阴跷脉的会穴。
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屈光不正、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白内障、青光眼。
嘱患者闭目,医者以左手示指将眼球推向外侧方固定,针沿眶内侧壁边缘,指向眶尖直刺0.3~0.5寸,有经验医家需要时刺入0.5~1.0寸。禁提插、捻转,出针后压迫局部止血,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禁灸。
2攒竹cuánzhú
临床常用穴。
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
头痛、流泪、目赤肿痛、角膜翳、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青光眼、眼睑痉挛、面神经炎。
斜或平刺0.3~0.5寸,禁灸。
3眉冲méichōng
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头痛、鼻塞、眩晕、眼病、癫痫。
斜刺0.3~0.5寸;禁灸。
4曲差qǔchā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上。
前头痛、眩晕、目痛、鼻塞、鼻出血(鼻衄)。
斜刺0.3~0.5寸;禁灸。
5五处wǔchù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头痛、眩晕、小儿惊风、癫痼。
斜刺0.3~0.5寸;禁灸。
6承光chéngguāng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头痛、眩晕、呕吐、视力减退、鼻塞、流涕、热病无汗。
斜刺0.3~0.5寸;禁灸。
7通天tōngtiān
临床常用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头顶痛、眩晕、面神经炎、鼻炎、鼻窦炎。
平刺或斜刺0.3~0.5寸;禁灸。
8络却luòquè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头顶痛、眩晕、耳鸣、眼病、鼻塞、鼻出血(鼻衄)、面神经炎、癲癎、精神病。
斜刺0.3~0.5寸。
9玉枕yùzhěng
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凹陷处。
后头痛、眩晕、目痛、鼻塞。
平刺或斜刺0.3~0.5寸。
10天柱tiānzhù
临床常用穴。
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头痛、项强、眩晕、目赤肿痛、鼻塞、咽喉肿痛、肩背痛、神经衰弱、癔症、惊厥、热病。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11大杼dàzhù
临床常用穴;督脉的别络;八会穴中的骨会穴;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会穴。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头痛、鼻塞、发热、咽喉肿痛、颈项强痛、肩背痛。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12风门fēngmén
临床常用穴;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头痛项强、感冒、咳嗽、哮喘、胸背疼痛、荨麻疹。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13肺俞fèishū
临床常用穴;为肺之背俞穴。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胸膜炎、感冒、荨麻疹、肩背痛。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14厥阴俞juéyīnshū
心包之背俞穴。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胸胁痛、胸郁闷、心绞痛、心悸、咳嗽、呕吐、神经衰弱。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15心俞xīnshū
临床常用穴;心之背俞穴。
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绞痛、心悸、心律失常、神经衰弱、癔症、癫痫、精神病、咳嗽、哮喘、胸背痛。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16督俞dūshū
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绞痛、心悸、胸闷、呃逆、胃痛。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17膈俞géshū
临床常用穴;八会穴中的血会穴。
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吐血、鼻出血、便血、尿血、淤血、贫血、食欲不振、胃脘胀痛、呃逆、呕吐、咳嗽、哮喘、潮热、盗汗。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18肝俞gānshū
临床常用穴;肝之背俞穴。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胆疾病、胃病、眼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19胆俞dǎnshū
临床常用穴;胆之背俞穴。
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胆疾病、胃痛、呕吐、胸胁痛。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20脾俞píshū
临床常用穴;脾之背俞穴。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炎、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肠炎、痢疾、慢性出血性疾病、功能性子宮出血、水肿、荨麻疹。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21胃俞wèishū
临床常用穴;胃之背俞穴。
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胃下垂、胸胁痛。
向内斜刺0.5~1.0寸;可灸。
22三焦俞sānjiāoshū
临床常用穴;三焦之背俞穴。
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腹胀肠鸣、消化不良、小便不利、水肿、肾炎、腰背痛。
直刺0.8~1.5寸;可灸。
23肾俞shènshū
临床常用穴;肾之背俞穴。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遗精、阳痿、早泄、遗尿、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肾炎水肿、腰膝酸软、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诸虚百损。
直刺0.8~1.5寸;可灸。
24气海俞qìhǎishū
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痛、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痛经、痔疮、虚证。
直刺0.8~1.5寸;可灸。
25大肠俞dàchángshū
临床常用穴;大肠之背俞穴。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腹胀、肠鸣、腹痛、腹泻、便秘、痢疾、腰痛、下肢痿痹。
直刺0.8~1.5寸;可灸。
26关元俞guānyuánshū
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腹胀、腹泻、小便不利、遗尿、尿路感染、腰腿痛、糖尿病、虚证。
直刺0.8~1.5寸;可灸。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多少钱北京手术治疗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