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透过吐槽,映射出的是长期畸形的医疗服务价格,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来源:健康界作者:张娟(整理)
长期以来医疗服务价格过低已是不争事实,对此不少医疗大咖、媒体和网友乐此不疲地持续吐槽,比如: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给人洗膀胱不如菜市场给牛洗。
珠海市人大代表张亚隆:医院护理病人一天才收9块钱,劳动价值比按摩师、修理工还不如。
医院宋元宗:看医生比到公园看猴还便宜,医生接诊辛苦一天,收入还不够带孩子看场电影。
人民日报:输液注射收费一次2元,不值一个烧饼的钱;住院一级护理每天仅9元,比做次美容便宜得多;给人看病不如给狗洗澡……
广大中国网友:“人医”还不如“兽医”;看场电影三五十元,捏个脚更需百八十元,然而挂号看病却只要4.5元。
透过吐槽,映射出的是长期畸形的医疗服务价格,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而近年来,各地医疗服务价格已有陆续调整,只是涨幅不一。
南宁上调比例达%然并卵
刚刚过去的5月1日,广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取消挂号费和诊疗费设立诊查费,且提高了项医疗服务价格。其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门诊诊查费上调比例达%,从之前的3元上涨到12元。
当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需要考虑当地经济等各方因素。那么,实施“满月”的北京市医改新政成色几何?举例来说,知名专家服务费为元,呈阶梯性上涨,但医保的报销比例并不是阶梯性上报,定额报销为40元,知名专家就需要60元钱,普通医生个人需支付10元,所以普遍人认为涨幅很大。而一级医疗机构的普通医生个人报销19元,只需支付1元钱。
再去年便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山东看看,正高专家就诊挂号费由原先9元调整至25元、副高由原来的7元调整至18元、普通由原来的3元提到6元,知名专家挂号费分为元、元、元三类。
除了门诊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各地还上调了护理、一般治疗、手术等与技术劳务价值密切相关的项目。以北京为例,一级护理费50元/日,二级护理费26元/日,三级护理费20元/日。但一级护理要求每小时都得巡视患者;二级护理则为每2至3小时巡视患者;三级护理为每3小时巡视。同时,明确了主管护师上门服务费为20元/次,护师、护士为10元/次。
至于一般治疗和手术费用的上调,通过下表来感受一下北京的情况:
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旨在体现对医务人员成本的补偿,反映出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然而目前看来,距离让医生堂堂正正靠技术吃饭,获得有尊严的阳光收入的目标,还很远。
医疗服务价格完全理顺还需时日
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和其他市场竞争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并要求到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过去几年,我国放开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医院综合改革,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绝不是单兵突进,医院改革、药品流通机制、医保支付、分级诊疗、医疗行为监管等改革协同推进、衔接配套,最终才能形成政策合力。
一个好的医疗制度,可以让坏医生变好;一个坏的医疗制度,可以让好医生变坏。尊重医生,理应从尊重医生的劳动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让人的价值超越物的价值。只有医生受尊重,生命才会有尊严。
本文综编自健康界、新浪微博、搜狐新闻、人民网、凤凰新闻、济南时报、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商务——)
更多新闻
医院“暗度陈仓”变相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廖新波:医务人员创收提成号角从这里吹响!
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问计灵活定价机制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众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