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损伤的病因
1.闭合性腹部损伤
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可合并腹部其他器官损伤或尿道损伤。膀胱充盈时遭受外力打击,易导致膀胱破裂。大多数闭合性膀胱破裂是由于骨盆骨折所致。
2.开放性腹部损伤
大多数为火器、利刃损伤,多见于战时,且多并发其他器官损伤。
3.医源性损伤
常见的原因是分娩异常,盆腔肿瘤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或前列腺电切术等误伤膀胱。
膀胱损伤的临床表现
1.休克
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膀胱破裂致尿外渗或腹膜炎,常发生休克。
2.腹痛和腹膜刺激症状
腹膜内破裂时,尿液流入腹腔引起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并有移动性浊音。腹膜外破裂时,下腹部疼痛,压痛及肌紧张。膀胱壁轻度挫伤仅有下腹部疼痛和少量终末血尿。
3.血尿和排尿困难
有尿意,但不能排尿或仅排出少量血尿。其原因是尿液流入腹腔或膀胱周围。
4.尿瘘
膀胱破裂与体表、直肠或阴道相通时,引起伤口漏尿、膀胱直肠瘘或膀胱阴道瘘。
膀胱损伤的辅助检查
1.膀胱造影
是确诊膀胱破裂的主要手段。可显示膀胱周围造影剂外溢或造影剂进入腹腔,从而可确切地判断有无膀胱破裂。
2.X线检查腹部平片还可显示骨盆的骨折。
3.导尿检查
怀疑膀胱破裂的病人可进行导尿,膀胱破裂时导尿管可顺利插入膀胱(尿道损伤不易插入),但仅流出少量血尿或无尿流出。疑有后尿道损伤时,在放置导尿管前应作逆行尿道造影,以免加重创伤。
4.膀胱注水试验
在无其他诊断条件下可以应用,但必须严格注意无菌操作。从导尿管注入灭菌生理盐水ml,片刻后吸出。液体外漏时吸出量会减少,腹腔液体回流时吸出量会增多。若液体进出量差异很大,提示膀胱破裂。
膀胱损伤的治疗原则
1.紧急处理
对严重损伤、出血导致休克者,积极抗休克治疗。膀胱破裂应尽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非手术治疗
膀胱挫伤或早期较小的膀胱破裂,膀胱造影时仅有少量尿外渗,留置导尿管持续通畅引流尿液7~10d,破口可自愈。
3.手术治疗
较重的膀胱破裂,须尽早手术。
膀胱损伤的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休克。
2.疼痛与组织损伤、尿外渗后并发腹膜炎有关。
3.有泌尿系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尿管有关。
4.排尿异常与膀胱损伤有关。
5.恐惧、焦虑与膀胱损伤后疼痛和出现血尿有关。
6.知识缺乏与缺乏有关膀胱损伤后康复的知识有关。
膀胱损伤的护理措施
1.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
2.防止休克
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膜内膀胱破裂和开放性膀胱损伤应首先防止休克,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积极准备手术治疗,如修补裂口,充分引流尿外渗,耻骨上膀胱造口等。
3.排尿情况的观察有无排尿困难和血尿。
4.疼痛的观察疼痛的程度,部位。
腹膜外破裂疼痛限于下腹部,腹膜内破裂,疼痛可由下腹部扩散至全腹部。
5.耻骨上膀胱造瘘的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有无血块堵塞、导管扭曲、受压、脱落等情况,以免影响尿液引流。正确固定造瘘管,防止过度牵拉造成病人的不适。
(2)冲洗导管:术后如出血量多需冲洗,可采用连续滴入、间断开放法冲洗导管,冲洗速度每分钟60滴,每隔30min开放导管1次,待血色变淡时,可改为间断冲洗或每日2次。每次冲洗量不宜超过ml,膀胱部分切除术者每次冲洗量应少于50ml。
(3)选择冲洗液:可选用无菌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感染较重者可用0.2%~0.5%新霉素溶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应用2.2%苯氧乙醇或0.25%~0.5%醋酸液交替冲洗。
(4)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伤口敷料浸湿时应及时更换,清洁造瘘管周围的皮肤,外涂氧化锌软膏,避免尿液刺激。
(5)拔管时间:一般留置12d。拔管前先夹管,观察尿道排尿通畅才可拔管,如尿道排尿困难则延期拔管,拔管后造口有少量漏尿为暂时现象。长期留置者应每隔4~6周,在无菌的条件下更换造瘘管。
膀胱损伤的健康教育
(1)膀胱造瘘或留置导尿管在拔除之前要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夹闭导尿管,使膀胱扩张到一定程度,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2)膀胱破裂合并骨盆骨折的病人,其中部分病人会有勃起障碍,在外伤愈后应加强心理性勃起训练或采取辅助治疗方法。
给大家分享的一定要收藏起来哦!
咨询卫生资格考试详情请联系:
韩金锐老师
韩金锐老师
王羽老师
金锐医学王老师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