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的最高追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里,医术疗法层出不穷,其根本目的在于调理人体机能,排除病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病理药理的认知也愈发清晰,“医养融合”、“治未病”的理念也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广东省医养融合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未病养生专家分析称,“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思想之一,其起源于我国古代医家著作《黄帝内经》,将医与养的概念相结合,旨在未病先防,未病需养。而“治末病”的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思想价值在于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奠定了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等系列国策,“十四五”时期提出了“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卫生健康的重视,也凸显了国家对维护国民健康的坚定决心。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民健康,特别是近年来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伟大实践,体现了国家对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视,改变了人民的健康观念,健康已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
身体健康很重要,那么预防疾病的方法也必不可少。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也为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意识,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养融合组委会主委、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率领专家团队自主打造了医养融合五法平衡健康管理体系,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中医药特色文化结合中华传统“5”的数字文化,根据阴阳、五行、四象、八卦的传统文化理念,遵循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二十四气节等养生规律,实现病前预防、以养调理。以未病先防为前提,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养生与调理的方法,做好各方面的预防,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而子午流注养生,则是每日生活与未病先防息息相关的一种养生调理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何为子午流注。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运行规律叫天道(即自然法则),这是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规律,是人类生老病死的运行规律,人的生活习惯也需要符合自然规律。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经脉与脏腑,不同的经脉体现了人体脏腑在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
子午流注养生就是人们一天的养生规律。古人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机能状态、病理变化在一天24小时内受时辰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并呈现一定的规律。子午流注养生指,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与脏腑的养生规律,直接反应人体气血的从子时到午时,再到子时的生生息息、起起伏伏的闭环运行变化,从而反应人体脏腑的健康状况,“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结合阴阳五行五脏相生相胜原理,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遵循子午流注养生,其关键在于对自身作息的调理。于十二时辰中,每一个时辰对都应了一个人体器官的运作,也就是十二脏腑之一。在不同的时辰对应不同的作息调养,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人体健康程度。正如我们为什么倡导早睡,因为在子时(23点至1点)正是十二经络中足少阳胆经运作的时间,其所对应的脏腑则是胆。在这个时间前睡觉,则有利于缓解和治疗足少阳胆经所过部痛。
而丑时与寅时(1点至3点与3点至5点),则是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运作的时间,也就是肝与肺所运作的时间。这个时间人体一般处于熟睡与深度睡眠的状态,此时的肝与肺会自我调理,清除一天所累计的毒素。而熬夜至这个时间段的话,则会对肝和肺照成极大的伤害很多时候,肝病与肺病往往与过度熬夜密切相关。
到了卯时(5点至7点),这是手阳明大肠经运作的时间。这个时间段正好是人生物钟清醒的时段。于这个时间段,适合人们运动排便,通过一些静动疗法运动,能够有效的达到健康的调养与恢复。但是切记不要过早就餐。辰时(7点至9点)才是最合适的就餐时间。在这个时辰,是足阳明胃经运作的时段,亦是胃所运作的时间。上班一族与学生等人群,需要养成在7至9点吃完早餐的好习惯,如此不仅能保护胃,也可以提升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巳时(9点至11点),是足太阴脾经运作的时间,是学习与工作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人们学习与工作的效率是最高的也是人体精神最为振奋,体力最为强盛的时间段。上班一族与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到了午时(11点至13点),是手少阴心经运作的时候,在这个时候适合吃午餐和午休。规律就餐时间,可以补充能量,为下午的工作与学习做准备;午休有利于养心,提高下午的效率。对于有胃病,血糖不稳定的人群,不要出现过午不食的行为,更要在饮食方面合理搭配。
至于下午的工作时间,也就是末时与申时(13点至15点与15点至17点)这个时间段是下午最适合工作学习的时间段。它们分别对应了手太阳小肠经于足太阳膀胱经。在这个时间段里需要多喝水,也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
到了酉时(17点至19点),也就是足少阴肾经运作的时候。这个时间段正式吃晚餐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注意了,对于晚餐饮食要忌油腻,忌辛辣,最好以清淡为主。同时用餐不能太饱,七分饱即可。但是需要应酬的人群,不可避免的摄入了过多肥甘厚腻的食物,抽烟喝酒也是在所难免,这样容易导致肥胖症以及损伤肝脏与肾脏长期以往,疾病就会找上门来。这类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运动锻炼等代谢脂肪和热量或是以其他方法,改善身体的不良情况。酉时过后就是戌时(19点至21点),是手厥阴心包经运作的时间,适宜餐后散步,调理修整。
21点至23点,也就是亥时,是手少阳三焦经运作的时间。这个时间也是人们开始睡觉的最佳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休息,能够有效的保障自身睡眠量的充足,也能使自身的胆,肝,肺能够在睡眠中有效运作。同时避免长时间熬夜,以免造成精神疲劳或诱发心血管疾病。而对于上夜班的人群,只能加倍补充睡眠。
广东省医养融合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未病养生专家表示,所谓子午流注养生,看似复杂玄妙,其实也蕴含了古代名中医的智慧与经验。十二时辰所对应的十二经络,如同一个闭环,日复一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人体健康。遵守它的规则,能使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而违反它则会轻则不适,重则致病。想要记住它的规律,也很简单正如一首描写子午流注的小诗:
“胆子肝丑肺在寅,大肠值卯胃在辰”
“脾巳心午小肠未,膀胱在申肾西临”
“要问心包与三焦,戌时亥时要记牢”
文/医养融合平台
通讯员/编辑:李嘉琛
审核:朱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