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胸部
原发性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基本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和化疗,而肺癌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利用支气管动脉插管进行区域性化疗,可增加病变局部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减少化疗导致的全身毒副作用。
(一)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
1.正常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支气管动脉主干多由主动脉发出,向肺门方向行走,深入肺野内。造影片上一般只能显示肺野内带的小分支。末梢分支不与肋问动脉及其他的壁动脉分支吻合,在纵隔内可与对侧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心包动脉等吻合。
2.支气管动脉造影异常表现
(1)支气管动脉纡曲扩张:表现为支气管动脉主干及分支增粗、纡曲,甚至呈现动脉瘤样改变,并可见支气管动脉与纵隔内或肋间动脉的吻合支扩张,表示支气管动脉供血增加。见于支气管扩张、原发性肺癌、肺部化脓性感染等。
(2)血管增生:在肺野某一范围内血管较正常增多,小分支扩张,分布紊乱呈网状、丛状或簇状增生。见于肺部恶性肿瘤、咯血及支气管动脉蔓状血管瘤等。
(3)对比剂外渗:是诊断咯血的直接征象,但少见。
(4)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分流(B-P分流):正常情况下,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间虽有毛细血管前吻合,但支气管动脉造影片不能显示。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小的吻合支扩张可形成新的吻合支,造影片上方能见到分流。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分流可发生于肺动脉或肺静脉。前者支气管动脉显影的同时肺动脉分支显影;后者,支气管动脉显影的同时肺静脉早期显影。可见于支气管扩张、结核、炎症的病人,或肺癌病人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5)其他:支气管动脉瘤为支气管动脉呈瘤样扩张。肺纤维化病变可使支气管动脉分支受牵拉、聚拢等。肺部恶性肿瘤对血管的侵蚀破坏可出现血管狭窄、闭塞、僵直及肿瘤包绕等征象。
3.常见肺部病变的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
(1)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动脉主干明显扩张、纡曲,病变部位的血管增粗;增多甚至呈瘤样扩张,以及B-P分流。当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时.部分病例可见病变部位对比剂外渗、支气管显影等。
(2)支气管和肺部肿瘤:表现为供应肿瘤的支气管动脉主干增粗,病变部位新生血管增多呈网状分布,分支不规则,粗细不均,分布紊乱。血管受压和侵蚀而发生移位、不规则狭窄,显示包绕征。还可见B-P分流。毛细血管期显示肿瘤染色。
(3)支气管和肺部炎性病变:造影显示支气管动脉的变化与炎性病变范围、程度、病程长短有关。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动脉扩张增粗、病变部位血管增生、扭曲、B-P分流等。
(4)咯血:供血支气管动脉扩张,分支血管增多,病灶区血管呈网状、丛状分布,B-P分流,支气管动脉发育畸形,瘤样扩张,对比剂外渗等。
(二)适应证
1.肺癌晚期不能手术,有或无远处转移者。
2.肺癌手术治疗前局部化疗。
3.肺癌术后复发者。
4.与放射治疗相结合。
(三)禁忌证
1.有一般血管插管及对比剂应用的禁忌证者。
2.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
(四)并发症
1.局部出血。
2.血肿。
3.血管栓塞。
4.脊髓损伤,以此类并发症最为严重,应力求避免。更重要的是识别Adamkiaitz动脉及右上第三肋间动脉。
肺栓塞-胸部
肺栓塞多为静脉中形成的血栓或右心附壁血栓脱落进入肺动脉引起的疾患,多数是由盆腔和下肢静脉血栓引起的。大多数栓塞病人可用抗凝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或行肺栓塞切除术,介入治疗的方法是经导管取栓、溶栓疗法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经导管溶栓治疗适用于大量血栓急性形成的病例,下列情况为禁忌:①有出血和易出血的病变;②中枢神经系统障碍;③最近有外伤、手术、分娩、活检、胸腹腔穿刺或动脉造影等;④妊娠、严重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或血液系统病变;⑤左心房血栓、细菌性心内膜炎。
治疗的并发症有出血、左心房血栓、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经导管取栓所用导管有多种,均是利用机械方法来破坏血栓,有的还能同时把血栓清除出去,但用于治疗的病例较少,还处于研究阶段。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适应证: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下肢、盆部静脉脱落血栓造成的肺栓塞:
(1)复发性肺栓塞。
(2)禁忌抗凝治疗或抗凝治疗有严重并发症的肺栓塞。
(3)盆部静脉内有自由漂浮的血栓病例。
(4)某些手术有可能导致肺栓塞.术前预防放置。
(5)下肢深部静脉发生脓毒性血栓I生静脉炎以及癌症病人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并发症:
(1)误放和移动。
(2)腔静脉穿孔。
(3)血栓形成。
食管癌-胸部
(一)内支架植入术的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食管癌引起的食管狭窄而造成严重进食障碍和食管支气管瘘,也适用于部分良性食管狭窄。
(二)内支架植入术的并发症
1.食管破裂多为经假道扩张食管或用过大球囊扩张食管所致。患者常感剧烈胸痛,严重的后果为合并纵隔脓肿或血肿,甚至引起死亡。
2.支架放置失误或术后移位。
3.支架再狭窄在肿瘤未受控制的情况下支架再狭窄发生率较高,因此最佳的预防措施,是针对肿瘤的综合治疗。一旦发生应考虑再次置人支架。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指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量比较大或出血速度较快时均可表现为呕血,呕血之后必然伴有黑便。屈氏韧带以下部位的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以血便或黑粪及慢性贫血为主。
(一)血管内药物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
1.适应证各种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急性消化道大出血,部位不明,原因不详,无法进行手术治疗者;病情危重而属手术禁忌证者。
2.禁忌证出血l生休克而需急诊手术治疗抢救生命者;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发热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冠心病心衰者;有凝血机制障碍者。
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先行靶出血动脉造影以明确出血部位。将导管超选择送入靶出血血管,即可经导管灌注血管加压素进行治疗。血管加压素是一种纯净的抗利尿激素制剂。它能引起脉管系统平滑肌的收缩,对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作用更强,而大血管的平滑肌反应很小。血管加压素对消化道的作用反映在两个方面,它可以使血管平滑肌和肠道壁收缩,后一种作用是用垂体后叶素浸膏减轻肠麻痹及肠扩张的基础;引起肠道平滑肌收缩,需要大剂量的血管加压素,由于肠壁的肌张力及蠕动作用,常常在动脉内灌注血管加压素后出现排便反应。血管加压素还可降低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并影响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引起心肌局部缺血。灌注血管加压素时,一般导管头端越接近出血点,则经导管灌注药物控制出血的疗效就越好;同时减少了血管加压素的用量,亦相应降低了其不良反应。经导管灌注药物应选择适宜的治疗剂量和浓度,否则会影响止血效果或造成脏器缺血甚至死亡。
(二)经动脉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并发症
经导管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除穿刺插管及对比剂引起的并发症外,栓塞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是栓塞后缺血和意外栓塞、疼痛和感染,疼痛由缺血引起。由于缺血,抗感染能力下降,如栓塞物质带有细菌,可能引起有关脏器发生感染,最后出现脓肿,如肝脾脓肿等。误栓是由于栓塞物流人到不该栓塞的血管内,使相应器官缺血并出现梗死。这是栓塞造成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常见有下肢动脉,肠动脉,肾动脉和脊髓动脉栓塞。
胃肠道狭窄
(一)适应证
1.食管狭窄如食管灼伤后狭窄,反流性食管炎所致的瘢痕狭窄,食管癌放疗后引起的狭窄,食管外伤或异物造成的局限性狭窄,食管先天性狭窄(食管蹼)等。
2.幽门梗阻主要指十二指肠球部,球后部溃疡或幽门部溃疡愈合后的瘢痕狭窄所引起的梗阻。
3.上胃肠道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包括食管一胃吻合口狭窄,食管一空肠吻合口狭窄,结肠代食管的吻合口狭窄,胃十二指肠或胃一空肠吻合口狭窄等。
4.贲门失弛缓症此类狭窄系功能性的,非本项介入技术的最佳适应证,应以手术治疗为好。但对不适合手术的病人或术后又由于瘢痕引起狭窄者,仍是此项介入技术的适应证。
5.晚期食管癌或治疗后复发病人的治疗短期内缓解进食困难,也可考虑扩张治疗。但应谨慎从事,特别注意防止发生穿孔。
(二)禁忌证
1.食管灼伤后的炎症期1个月以内由于食管壁坏死,肉芽组织形成,导管插入时,容易造成穿孔或更为严重的狭窄。
2.上胃肠道吻合术后1个月以内发生吻合口狭窄的病人不能施行扩张治疗。
3.上胃肠道恶性病变所致的梗阻或手术切除后复发病例原则上属于禁忌证。
(三)并发症及其处理
1.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扩张部位黏膜出血表现为球囊上布有血和黏液的混合物,对此,不需作任何处理。
2.扩张时机械性刺激可导致狭窄部水肿因而术后第一天,部分病例反而咽下困难加重,可告诉病人进流质一天后,即可缓解并逐渐改善。
3.导丝误入假道表现导丝偏离胃肠道的正常解剖径路,多发生于食管灼伤病人。此情况发生时,病人感觉疼痛难忍。应立即停止操作。密切观察病人,必要时请胸外科医生会诊。只要操作谨慎,穿孔并发症极少发生。
4.个别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虚脱一是由于扩张时疼痛,二是因为病人长期饥饿、脱水、体质衰弱所致。此时,应立即停止操作,稍事休息即可。必要时,经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再行扩张时,压力不要过大。
肾囊肿
(一)穿刺适应证
1.疑为炎性囊肿或脓肿。
2.影像学不易确诊的囊性病变。
3.疑为恶性囊性病变,外科不宜手术探查者。
(二)硬化治疗适应证
1.囊肿体积大于5cm者。
2.引起临床症状者。
3.引起明显肾盂肾盏积水,肾实质大量丧失者。
4.引起肾性高血压者。
5.与收集尿系统不交通者。
(三)并发症
1.不良反应有不足10%的患者硬化治疗时有腰部疼痛,休息后症状可渐消失。
2.一般并发症可能出现镜下血尿及发热等,一般可自行消失。
3.严重并发症少见有报道出现气胸、动静脉瘘、感染、胆汁性腹膜炎、肾破裂、肾周围脓肿、肾盂肾盏通道、尿路感染等,对症治疗有效。应严格适应证,严格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避免并发症发生。
经皮穿刺肾造瘘术
经皮穿刺肾造瘘术(亦称造口术)目前基本分为两大类:因肾积水行肾造瘘引流尿液;通过肾造瘘口行肾镜检查、肾盂肾盏刷检、活检诊断术及治疗术。
(一)适应证
1.肾后梗阻的引流与减压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后梗阻如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巨输尿管、输尿管狭窄等导致肾脏继发感染或肾功能衰竭或工期行外科手术去除病因有较大危险时,即应先作经皮穿刺后肾功能恢复,再作Ⅱ期手术去除病因。也有因膀胱癌已造成严重梗阻或者前列腺增生症晚期已造成肾脏严重积水、肾功能严重减退,即便切除前列腺也不能挽回肾功能时,亦可作永久性肾造瘘术行永久性引(转)流。
2.尿液改道由于外伤、手术损伤或狭窄后病变,导致输尿管损伤与尿瘘,常引起梗阻或感染,可先行造瘘暂时转流,使尿流改道,待控制感染尿瘘封闭后再作进一步治疗。也可经瘘口顺行性置人输尿管内支架,引流促进愈合。
3.经皮肾、输尿管镜检活检术的术前术后需先行肾造瘘术,经瘘口实施镜检诊断与治疗;继之放置造瘘管,引流尿液。
4.上尿路结石的处理较小的结石或保守治疗或震波碎石均不能排出者,可经肾造瘘口实施取石术、溶石术。
5.肾盂输尿管的动力学检查经皮肾造瘘口行泌尿系顺行性造影。
6.输尿管狭窄扩张或置人内支架内引流术前后等。
(二)禁忌证
1.出血性与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经治疗未能改善者。
2.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疾患。
3.肾结核、肾周脓肿、肾肿瘤。
4.其他如肝脾肿大明显、过度肥胖、异位肾、游走肾,严重脊柱侧弯及妊娠妇女。
(三)并发症
1.出血一般量少,采用下极后外侧经肾实质穿刺,可减少肾动脉损伤的机会。少量出血定期冲洗,以免血块堵塞;静脉渗血也可采用夹闭引流导管15分钟使收集系统内形成血块,起填塞作用而止血。
2.肾盂积脓或肾脏感染可用1:新霉素溶液,0.5%~1%醋酸按肾盂容量每日做3~4次定期冲洗。
3.应记录尿量定期测定肾功能与电解质在梗阻解除后,如发生多尿,则更应密切观察肾功能、电解质,及时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4.大出血慢性肾感染和以前有过手术史者易出血,安置造瘘引流管后仍可采取夹闭导管封闭止血,也可放置球囊导管膨胀压迫止血,亦可进行血管栓塞术止血,如均无效,应及时手术止血。
5.上尿路肾脏肾盂损伤穿孔常见无重要临床意义,仍可安置造瘘管引流,通常1~2天可封闭。
6.发热20%~70%的患者术后出现,一般48h内自行消退。
7.穿刺或扩张至邻近器官损伤少见严格操作规程可避免。
8.败血症多是感染肾脏的肾盂积液行顺行肾盂造影、造瘘术时所致,可在引流术后即行全身抗生素治疗。
肾癌
肾癌的临床症状比较隐蔽,虽然典型的症状有无痛性血尿、腰痛及肿块,但多数人是发现转移灶后查到肾癌是原发癌。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腰痛、肿块。
(一)介入治疗技术
肾癌的介入性治疗亦分为肾动脉灌注化疗术、肾动脉栓塞术。栓塞在肾癌的治疗中意义较大。
1.提高了肾癌手术的切除率,尤其是工期切除失败后行栓塞术,仍有延期肾切除可能。
2.栓塞后肾与肿瘤周围出现水肿层,易于手术剥离,容易结扎,出血减少,转移机会减少。
3.不能切除的晚期肾癌,栓塞可作为姑息治疗方法,阻断瘤体血供,致瘤组织坏死、液化,达到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命的治疗作用。
总之,肾癌的介入治疗应视为肾癌手术前的常规处理技术。对于晚期或不能耐受手术的肾癌患者,姑息性栓塞术亦属首选的治疗方法。
(二)常用栓塞方法
一般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由于肾癌是多血供者居多,常有大的侧支动脉,所以应分别行腹主动脉,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详细了解病变部位、大小、瘤内血管及有无动静脉分流等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多数人认为肾癌的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疗效较差,所以现普遍采用肾动脉栓塞治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还可采用栓塞剂加抗癌药物的化疗性栓塞术。
1.明胶海绵栓塞法最为常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明胶海绵剪成l~2mm的颗粒,与对比剂混合经导管注入;另一种是将明胶海绵剪成约2mm×20mm的长条由2ml注射针筒逐个注入或由导丝推送至靶血管。
2.无水酒精栓塞法此为永久性长效栓塞法,对靶动脉及所属分支均起到永久闭塞作用。但刺激性大,为防止剧痛,可先注入2%的利多卡因2~5ml。应先推注适量对比剂进行注射预试验,还可与对比剂混合注射以便观察,与对比剂之比约4:1。酒精用量取决于肿瘤大小和需栓塞的范围,还可用球囊导管防止反流。
3.不锈钢圈栓塞法此为近端永久栓塞材料,根据靶血管选择适宜规格的钢圈。所用导管内径亦应与钢圈型号相同。栓塞时先将装有钢圈的筒插入导管尾端,然后用导丝硬头将钢圈推入导管内,最后改用导丝软头将不锈钢圈沿导管缓慢推送人靶动脉。如需要可继续放置多枚。
4.碘化油栓塞法40%的碘油乳剂是远端中长效栓塞剂,多与抗癌药物粉剂混合成混悬剂注入瘤靶动脉内,起到化疗与栓塞的共同作用。
5.联合栓塞疗法上述栓塞法可根据患者是术前栓塞或是姑息性治疗而采用两种以上的栓塞剂联合栓塞,如碘油抗癌药物加明胶海绵、无水酒精明胶海绵加钢圈、碘油加无水酒精等多种方式的栓塞术。另外尚有抗癌药物微球、中药白芨粉、可脱球囊、聚乙烯醇等的栓塞术。
(三)并发症
1.栓塞后综合征患侧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应积极对症处理。
2.肾脓肿和败血症多因操作中消毒不严,栓塞剂有菌或患肾感染造成。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肾外非靶器官栓塞为栓塞物质反流造成,应尽力避免,根据病变血供选择适宜栓塞剂,不断调整注射速度和多次复查造影是防止意外栓塞的重要方法。
4.一过性高血压,可自行恢复。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是由肌组织及纤维组织构成的腺体器官,分为前、中、后及两侧叶,前叶很小,无临床意义。后叶一般不肥大,是癌症的易发部位。老年男性其中叶及两侧叶常有增生肥大,严重者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困难或急性尿潴留。介入治疗为尿道扩张或内支架置入术。
(一)适应证
凡明确诊断为良性前列腺肥大而具有梗阻症状者,尤其是伴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及生存期有限的患者均为适应证。
(二)禁忌证
1.膀胱或前列腺癌患者。
2.严重或复发的泌尿系感染患者。
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4.尿道严重瘢痕狭窄患者。
5.前列腺中叶肥大患者。
6.各种原因的神经源性膀胱。
7.糖尿病或有出血性疾病患者。
精索静脉曲张
(一)临床要点
精索静脉曲张系精索蔓状静脉丛扩张、纡曲及伸长,多数由精索内静脉血液反流引起。多发生在青春期,为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分原发与继发两类。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不育。临床可以出现阴囊坠胀和疼痛,并可触及睾丸上方有软虫样肿物等症状。30岁后突发的精索静脉曲张可继发于肿瘤或迷走血管压迫髂静脉所致。轻度曲张可采取保守治疗,严重者或引起不育者可采取精索内静脉栓塞术或结扎术治疗。
(二)精索内静脉变异
1.双精索内静脉。
2.开口变异,左精索内静脉可开口于下腔静脉,右精索内静脉可开口于肾静脉。
3.交通支,精索内静脉可与椎旁静脉、肾周或肾内静脉、盆腔静脉以及睾提肌静脉间存在交通支。
4.起自精索内静脉本身的侧支沿静脉干下行在腹股沟管上方又进入主干。
5.起自左肾静脉的侧支血管在腹股沟上方与主干交通。
(三)介入治疗并发症
1.炎症使用硬化剂栓塞时,硬化剂进入阴囊静脉,可引起静脉炎出现疼痛。消炎治疗后2~3日可愈。
2.球囊游离导致肺栓塞释放球囊时适逢发生静脉痉挛,球囊未能完全膨胀,待痉挛消失后球囊游离所致。
3.精索内静脉穿孔静脉压低无需特殊处理。
版权声明: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教育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白癜风图像头上白癜风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