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穴位三百多,每个作用各不同,分享9个

一、脾俞穴------足太阳膀胱经位置: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作用:益气健脾,和胃降逆调理: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多食善饥、身体消瘦、背痛等配伍:1、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腹胀不嗜食,食不化2、配膈俞穴、内关穴、阳辅穴、商丘穴:心腹及胸胁胀痛,胃脘痛

二、足三里------足阳明胃经位置: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作用:补中益气、通经活络、健脾和胃、祛病延年调理: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虚劳等配伍:1、配关元穴、中脘穴:胃中寒2、配太渊穴、鱼际穴、膈俞穴:胃脘痛

三、膻中穴------任脉位置:位于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平喘,降逆止呕调理: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配伍:1、配天突穴、风门穴、肺俞穴等:调理咳嗽2、配中府穴、云门穴、天突穴:调理气喘问题

四、关元穴------任脉位置:在下腹部,肚脐直下3寸作用:补肾培元、温阳固脱调理: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少腹疼痛、疝气等配伍:1、配神阙穴、气海穴:中风脱症2、配气海穴、足三里穴:虚劳发热

五、气海穴------任脉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作用:温补脾肾,利水通淋调理: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临床应用:虚脱、高血压、神经衰弱、疝气、慢性阑尾炎、肠炎、肠麻痹等

六:涌泉穴------足少明肾经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笫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作用:开窍苏厥,滋肾清热,降逆通络调理:昏厥、中暑、、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咽喉肿痛、喉痹、失音等配伍:1、配中脘穴、丰隆穴、心俞穴:调理健忘5、配照海穴、内关穴、上宣穴:可调理五心烦热

七、太溪穴------足少阴肾经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作用:回阳益肾,调理冲任,清肺止咳,清热祛湿调理:头痛、目眩、失眠、健忘、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配伍:1、配肾俞穴、后溪穴、太渊穴:肾厥头痛。2、配百会穴、听宫穴、耳门穴:调理耳鸣

八:百会穴------督脉位置: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作用:益气升阳,开窍醒脑,宁心安神调理:中风、失语、瘛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头痛、眩晕、耳鸣等现代研究:对血压有调整作用,如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九、肺俞穴------足太阳膀胱经位置:在背部,笫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养阴润肺,清热补虚,开窍醒神调理: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等肺系和阴虚病证现代研究:针刺或电针肺俞穴,可以使肺功能得到良好改善,增加肺通气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sfjd.com/jbwh/15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