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水节气调脾胃,少酸多甜元气生青年

雨水,这个节令约在每年2月19日,太阳到达黄经度,为“雨水”节气。雨水时节我们可以考虑养养脾胃。那么,脾胃到底在身体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说养肝和养脾胃不冲突呢?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这里的意思是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仓廪之本,为营气所居之处,因为其功能像是贮藏食物的器皿,所以称为器,受纳水谷而化生精微,然后将糟粕排泄而出,管理饮食五味的变化;吸收和排泄,其荣华在口唇四旁的白肉,其滋养在肌肉,其味甘,颜色是黄的,脾居中焦大腹,交通上下,可以使周身之气得以升降往复,为阴中至阴。

脾属土,为人身后天之本,对人体各功能都有影响,此为中医系统功能说。而依解剖学来说,脾为单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在膈之下,其形可以大体看作不正的球形。正常的脾脏一般不能摸到,否则,多为脾肿大之兆。《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也就是说,人吃进食物,消化、吸收乃至将营养输布全身,全靠脾正常司职。可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统血。此外,脾还主四肢与肌肉,使肌肉丰满及维持正常活动。那么,在雨水时节养生,为什么与脾土扯上了关系呢?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而脾(胃)属土,土地我们太熟悉了,播下一粒树种,就能还你参天大树,而播下几粒果籽,还你的可能是花开满树、果实累累。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

元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在他的《脾胃论》中:“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并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雨水季节养生自然就少不了要和有“水谷之海”称誉的脾胃拉上关系。那么,该如何调理脾胃呢?起居调摄和饮食调节,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的两个主要的方面。

(1)起居调摄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养生,就是花钱补这儿补那儿的,其实大多数没有什么效果,而最不花钱、最有效的生活起居等的调摄,他们却置之不理。事实上,一个人如果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如果还能践行于“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的防治之中,就能使其达到脾胃健运、后天调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2)饮食调节

雨水季节应该多吃甜味,这是为什么呢?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雨水时节饮食应少酸多甜,以养脾脏之气。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可选择韭菜、香樁、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一般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sfjd.com/jbwh/154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