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根据uptodate临床顾问相关文献对常用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及监测内容进行总结。
作者|余金泉
来源|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免疫抑制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风湿免疫疾病以期达到以下一个或多个目标:
①诱导或维持疾病缓解;
②减低疾病活跃或复发的频率;
③助减激素。
笔者根据uptodate临床顾问相关文献对常用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及监测内容进行总结如下:
药物
不良反应
监测
糖皮质激素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白内障,骨质疏松
定期血压监测,血糖,血脂,眼科检查,骨密度测定
甲氨蝶呤
骨髓抑制,肝毒性
全血细胞计数,转氨酶,肌酐每1-2个月
羟氯喹
黄斑损害
眼底镜及视野监测每6-12月
柳氮磺吡啶
骨髓抑制
全血细胞计数每月1次连续3个月,然后每3个月1次
硫唑嘌呤
骨髓抑制,肝毒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全血细胞计数,转氨酶每1-2个月1次(调整剂量时全血细胞计数1-2周一次)
环磷酰胺
骨髓抑制,骨髓增殖性疾病,出血性膀胱炎,膀胱癌,其他肿瘤
全血细胞计数,尿常规每2周1次
环孢素及他克莫司
肾功能不全,贫血,高血压
血压和肌酐每月1次(调整剂量时每两周1次),定期全血细胞计数,血钾,转氨酶
来氟米特
腹泻,脱发,肝毒性
全血细胞计数,转氨酶,肌酐每1-2月
依那西普
感染,注射部位反应
治疗前结核、乙肝筛查,定期全血细胞计数
英夫利西单抗
感染
治疗前结核、乙肝筛查,定期全血细胞计数
阿达木单抗
感染,注射部位反应
治疗前结核、乙肝筛查,定期全血细胞计数
托珠单抗
感染,肝毒性,血脂异常
①治疗前结核、乙肝筛查;
②治疗前、治疗后4-8周及治疗期间每3月1次全血细胞计数和转氨酶检测(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前、治疗后2-4周及治疗期间每2-4周(对于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4-8周(对于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次全血细胞计数和转氨酶检测;
③治疗前、治疗后4-8周及治疗期间每6个月1次血脂检测。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内容属于总体原则,每个病人因个体情况差异,具体监测情况会根据临床情况略有调整和不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