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在小区花园抱着外孙散步,走着走着突然感觉下体有个物体掉出来了,不痛,只是有点拉扯感,也就没太在意。回家检查下体才发现掉下一个如小鸡蛋大小的肉体,因为不痛也不痒就没放在心上,就自行把肉体塞回去了,后来这种肉体经常在走路的时候脱出,甚至是站立时也掉出来,一旦出来再自行塞回。但时间长了出现了摩擦溃烂、分泌物增多、出血的情况。
刘阿姨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医院妇产科进行就诊,接诊的医生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并做了相关检查,诊断结果为重度子宫脱垂,最终只能进行子宫全切手术。
其实刘阿姨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这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
当盆底支持结构被过度拉伸或盆底肌肉不能起到有效的关闭和支撑作用时,盆腔器官将下降而引发器官位置及功能异常,主要症状为阴道口组织物脱出,也就是盆腔器官脱垂。
因初期症状不明显,所以不容易被发现,有些人就像刘阿姨一样直到阴道口出现膨出物才察觉问题。
但因未重视或者发现较晚脱垂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了,最后只能通过手术治疗,可是如果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手术的风险。
脱垂可能影响一个或多个盆腔器官,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具体的脱垂类型及其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脱垂加重。
阴道前壁膨出
膀胱或尿道下移至阴道前壁,一般症状包括:
咳嗽或活动时漏尿
咳嗽时阴道口有膨出物
夹不住卫生棉条,卫生棉条容易脱出
膀胱排空困难
膀胱排尿不净,反复感染
同床时不适或疼痛
阴道前壁膨出
阴道后壁膨出
直肠下移至阴道后壁,症状如下:
肠道排空困难和(或)不能完全排空,需要用手辅助
排便费力
咳嗽时阴道口有膨出的阴道后壁
卫生棉条容易脱落
同房时不适或疼痛
阴道后壁膨出
当小肠下移至阴道后壁的上部,落在子宫和直肠之间,症状如下:
便秘和肠道排空困难
直肠感到坠胀
长时间站立时腰背部疼痛更严重
阴道有过多分泌物或出血
同房时不适或疼痛
子宫脱垂
是宫颈(和子宫)脱入/出阴道,子宫后倾的女性(子宫底朝向脊柱,20%女性为子宫后位)更容易发展为重度脱垂,更可能需要使用手术干预。子宫脱垂症状如下:
尿失禁
便秘
腰背部疼痛
阴道和盆腔坠胀感
出现如月经时的腹痛感
同房时疼痛
子宫脱垂
阴道穹隆脱垂
以往有过子宫切除的妇女会可能发生阴道穹隆脱垂。阴道顶端穹隆下降脱至阴道,症状如下:
阴道坠胀
同房时疼痛
后背痛
尿失禁
脱肛
脱肛是直肠下降脱出肛门,发生的原因如下:慢性排便用力导致的神经损伤、腹泻、多发性硬化,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人群,另一种形式的直肠脱垂称为肠套叠,上部的肠管滑入下部肠管的里面,就像一个管子里面套着另一个管子。
哪些人容易发生盆腔脏器脱垂呢?
女性若曾多次分娩、腰围宽大,其在绝经时遭遇脱垂的风险就会增加。
多余的腹部脂肪堆积,会增加腹内压,那么就需要盆底肌更多的作用来抗衡加大的腹压。
慢性便秘,肺部疾病导致的长期咳嗽,提重物,经常参与剧烈的运动,会增加脱垂发生的几率。
女性分娩时在宫缩间歇用力、第二产程延长、产钳或胎吸助产,母亲生第一胎的年龄过35岁,脱垂的风险就会增加。
如果你的母亲患有脱垂,那么你患脱垂的风险就是别人的三倍。
脱垂不会自愈,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脱垂都需要手术治疗,妇科内诊检查可以明确脱垂的类型和程度,有些时候可以做超声检查和核磁共振来评估脱垂的程度,轻到中度的脱垂,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进行盆底肌锻炼来减轻症状,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文章部分内容源自《孕产期盆底保健核心手册》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您的转发分享,将会带给身边的人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