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从孕期开始,就会收到各种各样的「产后康复豪华套餐」的宣传单。
那些产康项目,动辄成千上万,看得妈妈们眼花缭乱。害怕错过那些真正有帮助的项目,又担心盲目选择,反而对身体有伤害。
到底哪些有用,哪些是智商税?今天我们来盘一盘~
这3个产康项目
真的是智商税
满月发汗
这是智商税!人为的发汗,加上封闭和高温的环境,会让原本就虚弱的产后妈妈更不舒服,还可能出现脱水、皮肤感染、热射病等症状或疾病。
卵巢保养
这是智商税!卵巢在盆腔深处,美容院的卵巢保养往往是腹部按摩,按摩最多只能让人感觉放松舒适,并不能起到「保养」「抗衰老」的效果。
骨盆修复
这是智商税!怀孕后,骨盆会相对扩大,耻骨联合间隙增加。这些变化一般会在产后1~3个月内自行恢复到孕前状态[1]。恢复过程因人而异,如果影响到日常生活,需及时就医。
这两个产康项目
值得做
产后康复的项目,一般推荐两个:腹直肌修复和盆底肌修复。为什么值得做?咱们先来唠唠,怀孕后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腹直肌的变化
怀孕之后,肚子日益圆润,随着腹围的增长,腹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腹直肌「两兄弟」被逐渐分离。一般来说,腹直肌分离在1.5~2cm属于正常范围,超过2cm,难以自行恢复,需要康复治疗[2]。
常见的腹直肌修复方式有两种,运动与电刺激治疗[3]。
锻炼腹直肌的运动,如腹式呼吸、臀桥、蹬自行车等,建议在产后6周以后开始,循序渐进。同时要避免仰卧起坐、卷腹等加重腹直肌分离的运动。
电刺激疗法通过脉冲电流的刺激强化肌肉收缩,帮助修复腹直肌。
盆底肌的变化
盆底肌是肌群中的「劳模」,它支撑着女性盆腔内的众多器官,包括膀胱、子宫和直肠等。我们的每一次排尿、排便、性生活,都离不开盆底肌的参与。
怀孕期间,胎儿、羊水等重量全都压在盆底肌上,容易给盆底神经、肌肉和筋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当盆底肌受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孕产女性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或性生活体验大大下降等问题:
打喷嚏、大笑时,会感觉下身一股热流涌出;
拎着重物、抱着宝宝时,身体里仿佛有东西往下坠;
性生活时,容易干涩、无感、甚至出现疼痛......
这些都大大的影响了妈妈们的正常生活。
想要修复盆底肌
我们能做什么?
越来越多的妈妈开始意识到盆底肌健康的重要性。想要知道如何修复盆底肌,先要找到它在哪里。
产后妈妈们可以尝试在小便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小便停止,感觉到在收缩发力的肌肉就是盆底肌。也可以尝试把手指伸入阴道,收紧阴道及肛门,裹紧手指的肌肉群就是盆底肌。
找到了盆底肌,就可以开始进行修复了,靠谱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凯格尔运动
一般建议大家在身体(尤其是体力和伤口)完全恢复以后,开始做「凯格尔运动」,不花钱,在家就能练。
进阶版还可以借助阴道哑铃(又称凯格尔球),来增加训练的难度。错误的发力方法可能会增加腹部压力,自行锻炼时要注意动作规范。
盆底肌修复仪
盆底肌修复仪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仪器,临床上应用也很广。一般会用到两种原理,低频电刺激和生物反馈[4]。
先说说低频电刺激。它通过对盆底肌进行规律的刺激,提高盆底肌的兴奋性,让肌肉被动收缩。盆底肌的收缩力量和弹性,都会逐渐增强。
再来看看生物反馈。很多盆底肌修复仪会安装感应器,作用类似「显微镜+翻译器」,让使用者能更直观地了解锻炼的效果,以便于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目前,产后修复仪已经逐渐从临床走向了家庭,让我们在家也能科学地锻炼盆底肌。
究竟如何挑选一个好的家用产后修复仪呢?
-广告-
一款家用产后修复仪,要满足妈妈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