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X幼儿照护大小便观察

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人体排泄体内终产物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其中消化道和泌尿道是主要的排泄途径。幼儿大小便的异常情况,常预示着某此疾病的发生,照护者应尽早识别,早期干预,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一、正常大小便的表现

1.排尿次数:12月龄时为每日15~16次,随着年龄增长,每日排尿次数逐渐减少到36月龄为每日6~7次。

2.尿量:婴幼儿时期尿量的个体差异较大,幼儿的正常尿量为~mL/日。

3.颜色: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但在寒冷季节放置后可有盐类结晶析出而变浑浊,

尿酸盐加热后可溶解,尿液变清,可与脓尿或乳糜尿鉴别。

4.排便及粪便特点:幼儿期在添加谷物类、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类便性状逐渐接近成年人,每日排便1~3为棕黄色或黄褐色的成形软便。

二、异常大小便的表现

1.小便异常表现

排尿异常的表现如下:

(1)少尿、无尿:婴幼儿每日尿量mL时为少尿。若每日尿量50mL为无尿常见于心脏、肾脏功能衰竭等疾病,应及时就医。

(2)多尿:多由饮水过多引起的,若发现长期尿量增多,伴有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医院检查,常见于儿童糖尿病、尿崩症等。

(3)膀胱刺激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常见于膀胱及尿道感染和机械性刺激

所致。常见于泌尿系统的结石、感染等。

(4)尿留:指尿液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表现为下腹部胀痛、排尿困难。常见于膀胱颈或尿道有梗阻,脊髓初级中枢活动障碍或受到抑制,不能形成排尿反射。

尿液异常的表现如下:

(1)血尿:即尿液中含有红细胞,血尿颜色的深浅与尿液中所含红细胞的多少有关,尿液中含有红细胞较多时呈现洗肉水色。常见于肾炎、泌尿系统结石、炎症、肿瘤等。

(2)脓尿:是指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表现为尿液浑浊,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3)蛋白尿:正常幼儿尿中含微量蛋白,定性试验阴性。若持续出现蛋白尿,表现尿液泡沫过多,医院就诊,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器质性疾病。

(4)乳糜尿:尿液呈乳白色,常见于胸导管炎症、丝虫病等

2.大便异常观察

排便异常的表现如下:

(1)便秘:正常的排便形态发生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常见于幼儿饮食、饮水量不足,排便时间或活动受到抑制有关。不要擅自给幼

(2)腹泻:正常排便形态发生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常见于饮食不当、肠道感染等,若出现腹泻次数多、量大、精神差等表现,应及时就医,不要擅自给幼儿用止泻剂。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sfjd.com/jbwh/15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