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16股骨头无菌性坏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又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骨软骨炎,统称股骨头坏死。多见于5~14岁的男性儿童,成人则多见与30~50岁。

(1)外伤所致;

(2)轻度感染致供血障碍或骨骺生长过速引起;

(3)过敏反应或缺乏维生素所致。

(4)骨折远端因缺血缺氧发生营养障碍。

(5)放射线损伤血管壁致管壁增厚狭窄,甚至闭塞,导致骨骼营养障碍而坏死。

(6)减压病时因气体或脂肪栓塞,引起局部血管阻塞,血循环降低,导致骨坏死。

(7)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6个月),使成骨细胞活力降低,抑制钙吸收,影响骨组织钙化,致末梢小动脉炎,髓内血流淤滞影响血供。

为疼痛、功能障碍、僵直不能行走,出现脱位或半脱位,牵涉膝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拍片、CT、MRI。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1.疼痛与患肢缺血有关。

2.活动障碍与疼痛有关。

1.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2.疼痛减轻后主动活动关节。

膀胱癌

膀胱癌发病率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占第一位,平均年龄为65岁,大多数病人肿瘤仅限于膀胱。

吸烟是导致膀胱癌重要因素之一。与触某些化学物质也有关。

膀胱原位癌是指在扁平、非乳头尿路上皮上有增厚而发育不良的细胞学改变。膀胱癌生长方式:一种是向膀胱腔内生长,成为乳头状瘤,另一种是上皮内浸润生长。

1、症状

(1)血尿:85%-90%病人出现血尿,可以是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镜下血尿,既可以是间断性,也可以是持续性。

(2)刺激症状

(3)骨转移病人有明显。疼痛,肾积水出现腰痛。

2、体征 

当肿块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触到肿快。

1、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见血尿,大量血尿或肿瘤侵犯骨髓可致贫血,血常规见血红蛋白值和血细胞比容下降。

2、影象学检查

(1)、B超检查 膀胱充盈条件下可见肿瘤位置、大小等。

(2)、CT MRI检查,还能观察到肿瘤与膀胱臂的关系。

(3)、膀胱镜检查 是诊断膀胱癌最直接的方法。

(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有重大意义。

 

1、手术治疗 

(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所有膀胱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2)、膀胱部分切除:适用于肿瘤比较局限、呈浸润性生长,病灶位于膀胱侧后壁、顶部等,离膀胱三角区有一定的距离。

(3)、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对肿瘤累及前列腺或膀胱颈部的病人,应当同时切除尿道。尿流改道、肠代膀胱等手术。

2、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约15%的病人在就诊时已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的迹象,多联合应用。

1、术前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病人的一般情况,发病特点,既往史,家族史。

(2)、病人的身体状况。

2、术后评估:有无盆腔脓肿、尿瘘、肠瘘、肠梗阻、术后感染等。

1、恐惧与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害怕手术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与膀胱全切除尿流改道、造瘘口或引流装置的存在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

1、病人恐惧与焦虑减轻或消失。

2、病人能接受自我形象改变的现实。

3、病人未发生出血及感染。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病情观察:观察和记录排尿情况和血尿程度。

(3)观察有无膀胱刺激症状:出现时说明膀胱肿瘤瘤体较大或为数较多或肿瘤侵入较深。

(4)饮食:嘱病人食用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多饮水。

(5)行膀胱全切肠道代膀胱术的病人,按肠切除术前准备。

2.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

(2)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规冲洗1~3天,应密切观察膀胱冲洗引流液的颜色,根据引流液颜色的变化,及时调整冲洗速度,防止血块堵塞尿管。停止膀胱冲洗后应指导病人多饮水,起到自家冲洗的作用。

(3)膀胱肿瘤电切术后6小时病人即可进食,以营养丰富、粗纤维饮食为主,防止便秘。

(4)膀胱全切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密切观察胃液的性质、颜色、量并做好记录。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开始进食,从糖水米汤开始、逐渐过渡到普食。观察病人进食后有无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肠梗阻症状。

(5)回肠膀胱术后,应密切观察尿路造口的血运情况,及时发现造口并发症。保持伤口、造口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6)预防感染:定时测体温及血白细胞变化,观察有无感染发生。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叩背咳痰,若痰液黏稠予雾化吸入,适当活动等措施可预防感染发生。

(7)引流管的护理:

①各种引流管,应贴标签分别记录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回肠膀胱或可控膀胱因肠黏膜分泌黏液,易堵塞引流管,注意及时挤压将黏液排出,有贮尿囊者可用生理盐水每4小时洗1次。

②拔管时间:回肠膀胱术后10~12天除输尿管引流管和回肠膀胱引流管,改为佩戴皮肤造口袋;可控膀胱术后8~10天除肾盂输尿管引流管,12~14天除贮尿囊引流管,2~3周除输出道引流管,训练自行排尿。

3.健康教育

(1)康复指导:

①术后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体质。②禁止吸烟,对密切接触致癌物质者加强劳动保护。

(2)用药指导:病情允许,术后半月行放疗和化疗。膀胱保留术后病人能憋尿者,即行膀胱灌注,可预防或推迟肿瘤复发。每周灌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两年。灌注时插导尿管排空膀胱尿,以蒸馏水或等渗盐水稀释的药液灌入膀胱后平、俯、左、右侧卧位,每15分钟轮换体位1次,共2小时。

(3)定期复查:

①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定期复查肝、肾、肺等脏器功能,及早发现转移病灶。

②放疗、化疗期间,定期查血、尿。

③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术后病人,须定期复查膀胱镜。

(4)自我护理:尿流改道术后腹部佩带接尿器者,应学会自我护理,避免集尿器的边缘压迫造口,保持清洁,定时更换尿袋。可控膀胱术后,开始每2~3小时导尿1次,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至每3~4小时1次,导尿时要注意保持清洁,定期用生理盐水或开水冲洗贮尿囊,清除黏液及沉淀物,若无残余尿,很少发生上行感染。

(纳洛酮编辑来源: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精彩回顾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合集

汇总:45个护士岗位说明书,收藏吧!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合集(共个)

患者入院都评估哪些单子?医院都有自己的规定?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危重、老年、小儿、肥胖等病人发生意外事件防范管理制度

病房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视频汇总:50项护理技术操作(果断收藏吧!)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三部曲(一)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三部曲(二)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三部曲(三)

手术室应急预案汇总(21)

汇总:血液透析应急预案及流程(40个)

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上)

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下)

全员培训-院感知识应知应会汇总

护士长都在学习的院感知识,拿走不谢!

汇总: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工作总结

干货!20项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制度

汇总: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74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sfjd.com/pgcxzl/152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