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要
化疗几乎是所有癌症患者避不开的坎儿。呕吐、脱发、消瘦……化疗仿佛代表着患者会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不少人谈化疗色变。可事实当真如此吗?化疗的副作用真的那么严重?难道就没有办法避免这些副作用?今天,萍子陪您拨开恐惧的迷雾,直面化疗不良反应。
▼
克服恐惧,是克服病魔的第一步。
开始了解,是克服恐惧的第一步。
为什么要做化疗?化疗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化疗的目的及疗效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分类:
根治性化疗
有些肿瘤通过积极化疗可望治愈的。比如部分白血病。
姑息性化疗
晚期肿瘤通过药物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肿瘤体积缩小,症状减轻,疾病得以控制,延长生存期。
辅助化疗
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后给予的辅助性药物治疗化疗,目的是防止复发,延长生存。但并非所有肿瘤患者在进行根治手术后都需辅助化疗,一些早期患者是不需要的。也有部分肿瘤病人会认为自己通过手术或放疗已经“治好”了肿瘤,没必要再做化疗了,这是另一种错误的认识。是否需要进行辅助化疗,需要临床医师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一定要遵医嘱喔~
新辅助化疗
对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局部进展期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前,先进行化疗。主要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同步放化疗
同时进行化疗和放疗。
腔内化疗
指体腔内直接注入化学药物,实现局部肿瘤或癌性积液的控制。
直面不良反应由于化疗药物的“敌我不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的正常细胞。所以,在肿瘤化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骨髓抑制
表现在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骨髓抑制常常出现在给药后的7~10天,但是有些药物可出现得比较晚。应密切监测血常规,按医嘱使用升血药,净化环境、预防感染。
消化道反应
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肝脏毒性等。口腔粘膜细胞损伤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应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换用软毛刷刷牙/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等)。文献报道,在治疗前,宜少进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可有效地减轻胃肠道反应。
脱发
化疗药物可以损伤产生头发增值期的毛囊细胞,可以导致脱发,在用药1-2周后产生。但脱发是暂时的,在停药后1-2个月内可恢复毛发再生。用药后应避免过分洗发,要使用温和的洗发液。
心脏毒性
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毒性和慢性心肌病变两类。急性心肌毒性一般可在停药后自行恢复;慢性心肌病变则比较严重,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对于可能导致心脏毒性的药物,应根据说明,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控制用药累积剂量。
神经系统毒性
如奥沙利铂、长春碱类及紫杉类可引起周围神经炎,表现为肠麻痹、直立性低血压等。应进行积极预防和对症处理。
静脉注射药物的外渗
绝大部分化疗药物对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及血管有明显的刺激,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可造成皮下组织坏死。因此,在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做好注射部位血管外渗的防护和处理,降低药物血管外渗的风险。
泌尿道上皮毒性
大剂量使用抗肿瘤药物后肿瘤细胞短期内崩解,大量尿酸沉积,可影响排泄而导致肾功能损害。出血性膀胱炎是泌尿系统毒性的表现,使用异环磷酰胺及大剂量环磷酰胺时会出现,是由于代谢物丙烯醛所导致的。
副作用是可以减轻的看到罗列出化疗这么多的毒副作用,家属或者患者可能会很担心。其实,并非所有的化疗药物都会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相当一部分人在长期的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比较轻微,身体是可以承受的。
初次化疗和接受过化疗的患者都会对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害怕、忧虑的感受,这些时候,家属不妨积极开导患者的心理。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家属应密切配合医生和护士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才能降低化疗药的毒副反应。
萍子说化疗的毒副作用并不可怕,只要做到提前预防、生活护理到位,是可以减轻相应症状的。
-END-
往期回顾
放射治疗一网打尽!
浅谈肿瘤外科手术
头痛恶心和肺癌晚期有什么关系?让我们从TNM分期说起
不想被误诊成癌症?快来看这篇!肿瘤标志物全梳理
超好懂!图解X射线和CT作用原理!
病理报告阅读初入门:首先你得知道,这些都是肿瘤,都得治!
原来癌症是一个想吃唐僧肉的故事
无处不在的威胁
HaploX∣超微量肿瘤液体活检专家
让每一个生命健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