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切口妊娠超声诊断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处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是发生在子宫内的异位妊娠,也叫宫内异位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即子宫解剖学的峡部,该部分在非妊娠状态下长约1cm,峡部组织学特征为缺乏丰富的肌层组织,收缩力差,因此峡部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时,则有可能发生意外的出血,而且出血后不易止血。

子宫切口妊娠发生概率

CSP发生率很低,文献报道所有妊娠中瘢痕妊娠发生率为:1/~1/。瘢痕妊娠在剖宫产史妇女中的发生率为0.15%(15例瘢痕妊娠/万例剖宫产)

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

1.剖宫产越来越普遍,

2.手术方式的改变:双层缝合变单层缝合

3.对本病的认识程度和诊断水平逐渐提高

临床表现

有停经史,均以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尿妊娠试验均为阳性。

有剖宫产病史

检查方式

适度充盈膀胱后经腹检查

辅助经阴道超声检查

2D主要观察妊娠物着床的位置,剖宫产切口间的肌层厚度及宫腔、宫颈的情况,CDFI观察妊娠物的血流滋养情况。

超声诊断标准

年Godin等首先提出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

宫腔内、宫颈管内无妊娠囊

妊娠囊或不均质包块位于子宫峡部前壁(即切口处)

膀胱和妊娠囊之间子宫肌壁薄弱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数切口处妊娠,其妊娠组织(妊娠囊等)除位于瘢痕处外,还有一部分位于宫腔内或宫颈管内,此类表现的切口妊娠易被漏、误诊,尤其需要超声医生重视。

子宫切口妊娠超声声像图表现

根据切口妊娠的声像图表现可大致将其超声表现分为三种类型

单纯妊娠囊型

不均质包块型

部分位于宫腔型

鉴别诊断

主要与宫内妊娠、宫颈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鉴别

与宫内妊娠鉴别

部分位于宫腔型切口妊娠需与宫内妊娠鉴别

1.位置:宫内妊娠位于宫腔内,宫腔下段及宫颈形态正常。切口妊娠位于子宫下段,即使有部分妊娠囊位于宫腔内,但一定有部分紧邻切口瘢痕处,而且宫腔下段也变得膨大、饱满。

2.血β-hCG测定:子宫切口妊娠血β-hCG水平常明显低于正常妊娠。

3.有破宫产病史

与宫颈妊娠鉴别

病史:瘢痕妊娠均有剖宫产史,而宫颈妊娠可有或无剖宫产史

病灶部位:瘢痕妊娠位于子宫下段瘢痕处,宫颈管形态正常;而宫颈妊娠位置更低,即在宫颈内口水平以下(宫颈管内)宫颈明显膨大、饱满。

宫颈明显膨大,饱满,内可见一混合型包块,周边可见丰富滋养血流信号。

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鉴别

超声表现为不均质回声包块型的切口瘢痕妊娠易误诊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鉴别要点: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典型表现为病灶内部异常丰富的低阻血流信号,瘢痕妊娠包块内部常常无血流信号,而表现为包块周边的低阻血流,(经阴道超声显示血流更清晰,有助鉴别)。

血β-hCG的测定: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血β-hCG水平常常异常升高!而瘢痕妊娠血β-hCG水平常明显低于正常妊娠

团块与子宫壁见可见血流信号,团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临床治疗

主要为全身或局部药物治疗+清宫、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UAE)+清宫术。

如病灶较大,子宫肌层薄,且超声提示血供丰富时,可选择手术治疗,进行开腹或腹腔镜下病灶局部切除+子宫下段瘢痕修补术

无生育要求或大出血等紧急情况下,为保全生命可选择全子宫切除术

超声在临床治疗作用

超声监测治疗很关键:无论药物治疗或是UAE后,是否行清宫术,应依据子宫前壁瘢痕处肌层厚度等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妊娠组织与膀胱之间子宫肌层已经很薄,或已凸向膀胱,则清宫术为绝对禁忌。

小结

1.子宫切口妊娠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2.子宫切口处妊娠后容易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3.超声能清晰显示切口妊娠的位置、范围、子宫肌壁厚度以及其血供情况等,作出正确诊断,并能动态观察瘢痕妊娠治疗效果及保守治疗时病灶变化,在其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应早期诊断,对部分位于宫腔型切口妊娠随月份增大后容易漏诊。因此对有剖宫产史的早孕妇女,尤其伴有阴道出血者,应警惕切口瘢痕妊娠的可能性,我们超声医师应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来源:即时超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sfjd.com/xgyy/15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