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肚脐下冷是宫寒,女性“宫寒”,是中医上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寒冷”。造成宫寒的原因多种多样,快速减肥、脾肾阳虚、过度疲劳、生活方式不佳、妇科疾病、肾虚、着凉受寒、气候寒冷等等因素,都被认为会造成女性宫寒。
“宫寒”这个词也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及,很多女性饱受宫寒带来的气色。这是很多养生女性知道的,它会造成诸多妇科疾病,乃至不孕不育;其实肩膀冷的症状也不容小视,因为肩膀冷预示着胆不通也成了危险当今女性健康的头疼之症之一。
首先胆不通会有哪些症状呢?
01
胆经络不通会导致身体局部冷
胆经络不通,除了头凉外,身体的某些部位也会发凉,常见的是手脚很冷,这是因为脉络不通,气血无法通畅运输至,从而致使气血不旺,体温偏低。这就如半身不遂的人,因经络严重不通,从而导致健康部位与不健康部位的温差很大;
02
胆经络不通也会导致身体局部发热
由上文,我们可以很快知道经络不通不仅会导致某些部位无法通畅,体温偏冷,还会导致另外个部位发热。当然这也是由于经络不通造成的,当然我们还要排除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多来自于相关相连的经络;
03
胆经不通的症状有麻与木
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进一步发展就是麻与木。比如我们盘腿久坐,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唯有改变坐姿,气血才能恢复。在中医里也有严格定义“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很很重,说明气不足,木得很重则说明血虚。
导致胆经络不通的原因
01
肝胆经络不通的原因有外因
现代环境及生活习惯,如雾霾天气、食物的不卫生、营养不均衡等等,从而导致经络被邪气、血脓、肿瘤堵塞了。现代的很多疾病、肿瘤、癌症都是这样形成的。
02
肝胆经络不通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代女性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也很容易导致经络不通,生病、甚至死亡。这就是老子讲的大道废,有大伪,六亲不和,国家昏乱,所造成的人的疾病和早亡。
03
肝胆经络不通的原因体内某些器官出了毛病
特别是五脏六腑器官出了毛病。中医、炁功、内丹术都讲到丹田,认为它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丹田实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所谓“气海”。它是物质、能量交汇转化的总枢纽。丹田、五脏六腑出了问题,物质、能量无法交汇转化,自然造成经络不通,精气不足,生病,甚至死亡。
肝胆经络不通怎么办?
01
升温是疏通经络有效的方法
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针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这时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非常高。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同时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02
肝胆经络不通的办法有轻揉耳轮通肾气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03
肝胆经络不通的办法有梳头促进血循环
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次,以晨起梳头为佳。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04
肝胆经络不通的办法有针灸按摩
针灸按摩可帮助打通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有效。
怎么看寒邪在哪里?
01
人体部位反应
肚脐下冷凉〈叫〉宫寒!
肚脐上冷凉〈叫〉胃寒!
腰上冷凉〈叫〉带脉寒!
肩上冷凉〈叫〉胆不通!
手臂冷凉〈叫〉肺气虚!
颈部冷凉〈叫〉膀胱虚!
手背冷凉〈叫〉气不足!
大腿冷凉〈叫〉脾胃虚!
小煺冷凉〈叫〉肠胃虚!
02
人体背部反应
上焦厚〈叫〉心肺火旺!
中焦大〈叫〉脾胃不畅!
下焦厚〈叫〉肾气不足!
坚持通经络可以很好的改善以上症状,健康是你养出来的,疾病是你无视出来的!
推肝经:睡前腿上十几遍,做梦都是香的
坐在床上,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手交叠,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到膝关节的,反复推动,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同样的手法。可以隔着衣服,如果是在皮肤上的话就涂些润肤油,效果更好。每晚推一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去肝火,保养妇科,改善面部气色。
大腿的内侧有三条经络,中间是肝经,靠近正面的是脾经,靠近后面的是肾经。你坐下后,曲膝,大腿内侧朝上,正中的就是肝经,推中间就是推肝经,当然推偏一点,推到脾经或肾经,那也没有关系。
我们应该怎么防治宫寒呢?
平时可以按摩以下五个穴位,轻轻松松让子宫回暖。
01
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手屈指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双手掌心相对,互相搓擦,直到手心微热止。
02
阳池穴:
阳池穴位于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可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侧阳池穴,再交换,按压时力度要柔和,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03
气冲穴:
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在腹股沟稍上方,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按揉气冲穴,两侧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04
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先将双手搓至发热,然后双手搓双侧肾俞穴15分钟,然后轻轻拍打双侧肾俞穴余次。
05
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人体下肢膝关节外侧下四指宽处,即膝眼直下3寸,中医认为该穴为“强壮要穴”。先搓揉双手直至发热,然后双手掌搓揉双侧足三里15分钟左右,然后拍打下左右,早晚各1次。
除了按摩穴位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应多加注意,从各个方面调理宫寒。
01
少吃凉的
女性千万不要吃过多的冷饮、瓜果等寒凉之物,否则造成盆腔的血瘀和宫寒。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最好放置一段时间再吃,吃冷食之前,先吃一些热的东西垫底,让子宫免受冷食的伤害。
02
注意保暖
很多女性夏天喜欢冷水洗头,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不知不觉中,寒邪已经悄悄地侵入你的脏腑,伤害着你的子宫。所以,不要冷水洗浴,待在有空调的室内一定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寒。
03
多运动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需要通过运动来增加阳气,尤其要参加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变暖。运动时也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出汗后,毛孔张开,寒邪容易乘虚而入,出现宫寒的症状。
04
吃暖宫食物
乌鸡是最好的暖宫食物,能补血驱寒。蜂蜜也是不错的驱寒食物,也可以吃点温补的食品,如桂圆、龙眼、大枣、羊肉、牛奶、红肉、辣椒、红糖、姜等等都是温宫补血的佳品,平时多喝点红糖姜茶水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防治宫寒,重点在暖宫。宫寒的女性要学会穴位按摩,平时注意调理,让宫寒回暖,健康美丽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