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糖更健康3种代糖,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

添加糖可能对人体造成负担,但改采代糖,就能无忧享用甜食了吗?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来发布报告指出,代糖带来的减肥效果有限,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可能增加。法国超过10万人的追踪研究结论一致,甚至还看见与癌症风险有关。

一小撮晶亮的糖洒在食物饮料上,甜蜜滋味快速升级,但如今,越来越多人了解添加糖可能带来龋齿、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乃至癌症,因此改采“甜味剂”作为替代品,有人直称“代糖”。

代糖零食饮料愈来愈常见,近来有研究援引食品成分开放数据资料库(OpenFoodFacts)资料指出,全球市面有超过2万3,种代糖食品,像是零卡可乐汽水、宣称零添加糖、低卡路里冰淇淋、优格、口香糖、运动饮料及饼干洋芋片,或者直接将代糖包装成袋成盒让消费者买回家自由添加。目前这类人工甜味剂产品销售额超过7.2亿美元,据预估市场将以每年5%的增幅继续成长。

然而,长期使用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坦言,目前缺乏共识。

世卫报告:长期使用可能有负面影响

今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一份名为《非糖甜味剂使用之健康效应:系统性回顾及后设分析》的报告,汇整科学证据(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追踪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了解代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世卫表示,长期食用有负面效应迹象,不过目前证据仍不够充分。

这份报告的主要总结包括:

短期减肥可能有些助益:短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将饮食中的糖改成代糖,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BMI)小幅减少,因此用于短期减肥可能有效。长期摄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风险:长期追踪研究显示,代糖摄取量高,同样会增加肥胖、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但目前研究的证据力并不高。糖精的摄取,可能增加膀胱癌风险:整体而言,代糖饮料的摄取跟癌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无明显关联,但有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经常摄取名为糖精(saccharin)的一种代糖,可能增加31%的膀胱癌风险。不过,目前研究证据力低,因此须谨慎解读这个结果。孕妇可能早产,宝宝日后易胖:孕妇经常摄取代糖,有可能增加早产风险,且生出来的宝宝日后容易肥胖。儿童影响不明:代糖对儿童影响的研究相对少,研究结果无定论。3种代糖,被点名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有关

无独有偶,一项大型且长期的追踪研究近来陆续发表新发现:长期摄取代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风险。

法国国家健康及医学研究所主任玛蒂尔德·图维尔(MathildeTouvier)等人近期刊登在《英国医学期刊(BMJ)》的研究,纳入10.3万名参与营养网络健康研究(NutriNet-Santée-cohort)的成人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他们的全天饮食追踪记录,资讯细至食用产品品牌名称等,接着观察在追踪期平均9年间,人们的代糖摄取量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

在有摄取代糖的人里,食用量较低组别的人们平均每日摄取7.46毫克,食用量较高组则为77.62毫克。研究人员发现,以代糖取代添加糖,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并无益处:

摄取量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在研究追踪期间,代糖摄取量较高的组别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绝对发病率是每10万人年发生次事件,而不吃代糖组则是每10万人年发生次事件。3种代糖,风险最明显:阿斯巴甜(Aspartame)摄取量与脑血管事件的增加有关,安赛蜜(acesulfamepotassium,又称醋磺内酯钾或AK糖)和三氯蔗糖(sucralose)摄取量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乳癌、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增1、2成

运用同一份大数据资料,研究团队也尝试爬梳代糖与癌症风险间的关系,结果日前刊登于《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MEDICINE)》。在追踪期平均7.8年期间,代糖摄取较高组每日食用17~19毫克,经分析显示:

摄取量高,癌症风险较高:比起未摄取代糖的人,代糖摄取量较高的人总体癌症风险增加13%,特别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sfjd.com/jbwh/155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