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绿激光手术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绿激光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被国内外专家称作“在水环境下对软组织进行汽化切除的最理想工具”。
如何预防出血?
绝大多数PVP术都可以做到无血手术,而临床上出现的一些难以控制的动脉性出血,多数又是可以预防的,需注意以下几点:
1.直视下进镜,操作轻柔,避免前列腺部位黏膜出血,以免影响视野清晰度。也可在手术开始先将前列腺部尿道黏膜汽化,形成一无血管的凝固带,避免镜鞘来回活动造成摩擦出血。
2.膀胱颈部(尤其是5点与7点)与前列腺尖部是出血的好发部位,处理这些部位时要精准细致操作,保持适当的汽化速度,保持局部视野清晰。
3.正确辨认外科包膜,邻近时应降低汽化速度,注意控制光纤的出光方向,避免垂直汽化包膜层面,防止穿透包膜。
如何止血?
1.绿激光手术用的镜鞘,尽量选择进水与出水量大的操作镜鞘,以便保持清晰的视野。
2.遇到出血时,助手协助挤压冲洗液,加快局部的冲洗速度,保证视野的清晰。
3.一定要清晰暴露出血的位置,将周围遮挡视野的腺体组织彻底汽化。
4.动脉性出血:
低功率近距离止血:将绿激光功率调低至20~40W,距离1~2mm,对准出血部位,点对点照射。
高功率远距离止血:将绿激光功率调至高功率(~W),距离1cm,先将出血点周围组织汽化凝固,在出血点周围形成凝固层,可使出血点的血管壁皱缩。再对出血点进行远距离照射,要注意观察组织表面反应,根据汽化效果调整照射距离,若汽化明显,可适当后撤光纤;若凝固效果明显,可适当缩短照射距离。照射方向应与喷射方向呈锐角,从其根部进行汽化凝固。切勿与血管喷射方向平行,从出血点喷射的血液会带走大量的能量,降低止血效果;也不应与喷射方向垂直,以免仅仅“切断”血管末端,而不能凝固出血点及其潜行的血管壁。照射的时间可以持续照射,也可以“点射式”的间断照射,具体应用时可灵活处理,应以实际止血效果为准。
压迫止血:运用镜鞘或光纤压迫出血部位,采用低功率(20W)间断照射,待出血减少或停止后,改用大功率远距离点射式照射,彻底止血。
先周围后中心:当出血点止血困难时,可将光纤照射出血点周围组织,通过凝固其周围组织将蓄积热量传导至出血点,可使出血的动脉皱缩,凝闭。
5.静脉性出血:绿激光对于前列腺内的静脉封闭作用较好。对于包膜穿孔导致前列腺周围静脉窦出血,止血较为困难。可采用高功率远距离止血的方式,可以间断照射,也可以持续照射,观察组织表面反应与止血效果,灵活处理。
当术中能判断出血前列腺组织还有较厚深度且手术视野清晰时,可以暂时不去止血,继续汽化切除深部前列腺组织,当把这块前列腺组织切除后(此时可适当降低功率,降低光纤末端运动速度),出血可能即停止。
[1]金讯波,贺大林,曲华伟.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临床经验分享与共识-1(止血篇)[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8(01):1-4+3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