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入伏,避免这3个坏习惯趁着三伏这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www.pfzhiliao.com/
#养生就是健康之道#

即将进入可怕的“三伏天”了,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同时也是最容易生病的40天,入伏入不好,很可能会落下病根!

所以从初伏开始,我们更要守住自身的阳气,因为接下来暑热到来,阳气稍不注意就会被“偷”走。记住一句话:天气越炎热,体内越虚寒。当天气热起来,阳气生发到极致,人体内的阳气大多集中在表,皮肤腠理打开帮助我们散热,排汗。反而体内一片“阴寒”,另外炎炎夏日,免不了生冷瓜果,冷饮,凉面,这些都会在不经意间有损阳气,加剧体内的虚寒,湿气。

而此时有3个“贼”,在入伏后专门伺机偷走你体内的阳气,“揪出”它们,才能安心过好下面的日子。

一:大汗淋漓,小心阳气被“偷”

现在这个天,出门就一身汗,无论有没有太阳,无非也是暴晒和闷热的区别,在一身汗后,到家首先做的,要么是打开空调电扇,要么是冲进浴室冲凉,用的还是偏凉的水或是直接就冷水冲凉。

在大汗淋漓时,我们的毛孔都是打开的状态,此时冷水一激或是凉风一吹,就如同你把门窗都打开了,让小偷进来偷东西,冷风冷水会偷走体内的阳气。

之前父亲的一位同事,就是夏天习惯开着窗户吹着电扇空调入睡,结果第二天醒来吹的脸歪脖子斜,吹成了面瘫。

所以以下这些事儿,千万别做。

1.出汗之后只求凉爽,对着风口吹、电扇空调直吹;

2.出汗后,冷吹淋浴;

3.在空调房里运动,跑步机、动感单车等等;

4.空调房里拔罐、艾灸等。

所以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古籍上也有记载,这些都会导致阳气在不经意间被消耗,流失。

二:虚邪贼风,长期待在空调房

一到夏天,到处都是空调外机的声音,可想而知,空调的使用频率,人都是追求舒服的,夏季闷热流汗的滋味自然不好过,像家中的侄子,一到放寒暑假,就钻进空调房里,能待俩月。所以这身体也自然是虚的不行,动不动就感冒咳嗽,拉肚子。父母还觉得是从小身体素质差,殊不知,都是平时生活习惯不好导致的。

空调的风,是自然界没有的,被创造出来的,不同于蒲扇和电扇这种风,还带着热气,空调的风完全就是寒冷刺骨的,属于贼风,加之,夏季我们毛孔都处于打开状态,而且人的阳气和气血也属于外散宣发的阶段,内里其实很虚的,这时候再受了寒凉贼风,那阳气不用说,自然被“偷走了”。

这在自己家还好,可以选择扇扇电扇,甚至开一个小时关一个小时,开窗通风,但是在公共场所就没办法了,像是我母亲,之前在商场工作,商场的空调可是打的很足的,冻的人能起鸡皮疙瘩,年轻时候不觉得,但上了岁数后,就经常觉得腿疼,背疼,胳膊疼,这都是年轻时候关节进了贼风,那时候又没很好地祛湿排寒,导致这些陈年的寒气积在体内,年纪大了阳气更弱了,这些都会慢慢显现出来。

所以,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在空调房中始终要注意,穿上长裤,护好我们的膝盖。准备一个小毯子,不用厚,薄的就行,披在肩上护住我们的大椎和肩膀,就不会被吹得肩颈酸痛了,能戴帽子最好戴个帽子,防止头部受风头疼。

俗话说,神仙也怕后脑勺着风,前几天收拾屋子,开了电扇没注意,整理东西时候一直吹着后脑勺,结果到了下午就开始头疼,缓了好几天才好。因为我们的背后有督脉和膀胱经,膀胱经是最长的一条阳经,督脉主一身阳气,这两条经络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屏障,专门阻挡虚贼邪风的,所以一定得保护好,披上个薄毯子在空调房,既保暖又整体也不会热。

那如果寒风贼风已经进到体内了怎么办?今年的三伏满满40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进行调理。如久咳、哮喘、慢支、鼻炎、慢咽、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还有一些关节病痛、风湿等。

这些冬天的易发病,大都与阳气不足、寒邪侵犯有关,所以在阳气旺盛的三伏时期进行治疗调养,借助天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医院去做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

寒性体质的日常调养,如阳虚、气虚、血瘀、气郁(怕冷)、痰湿(怕冷)的人可以借此时做艾灸,排除身体里集聚的寒气。

每天可选择1~2个穴位用艾条悬灸(就是点着艾条,靠近穴位),每次灸到皮肤发红热烫,但是又能忍受为度。

但现代人实在太忙、太懒了,推荐用三伏贴,简单方便,对体寒、阳虚、气虚、痰湿的人是最好的!

同样可以用艾灸的配穴,建议入伏、中伏、末伏,每天上午贴4~6小时,连用3天,休息一周,又开始一个新的轮回,坚持整个伏天。

医院都会有贴三伏贴的服务,有空的话记得三伏的日子,提前预约贴敷就好。功效配方都大同小异,基本都会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生姜。

我医院贴伏贴的朋友定制了三伏穴位贴,根据传统古方伏贴配伍做了优化,小小的一贴,贴在身上也没有什么异物感,透气性也不错,炎炎夏日贴着也不会闷汗,贴在背部,腹部,腿部,胳膊,因为小巧,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兼顾到。

三伏贴里面的配料都是一些辛温的草本,有元胡,白芥子,细辛,甘草,肉桂,桂枝等,温阳化瘀,排寒祛湿的效果非常好,

白芥子可以把我们身体中多年积攒的寒湿给化解,疏散出去;元胡可以理顺我们体内的气机,缓解疼痛,活血化瘀,很多中老年寒湿重,经常会感觉肩膀,胳膊,腿部酸痛,这时候依靠元胡就有很好地活血化瘀作用。

细辛和肉桂可以温通身体,尤其是肉桂补阳的效果非常好,可以帮我们补充缺失的阳气。这些天然的草本,正如自然界中的太阳一般,有着无穷的能量。

贴在我们的皮肤上,散发着草本香,用起来很简单,小孩子都能一看就会,而且美观大方,简约时尚,贴在皮肤上外露也不担心尴尬,剪成了花瓣的形状,小朋友也会很喜欢。

我之前用过很多种,有的要不就是成分欠缺,要么就是布料低劣,贴上去发痒,撕下去有胶痕。而这款三伏贴,之前用了一段时间,撕下去后很干净,不会粘黏皮肤,偶尔会有黑色的膏体,用湿巾一擦就掉,没有胶痕真的太舒服了。

敷贴的时间一般成人在6~10小时,儿童2~4小时即可,里面还搭配了敷贴图,不知道贴在哪里了,参考着贴就可以啦。

要提醒的一点是,三伏灸或者贴伏贴之后,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

¥10美丰道三伏贴发热艾灸贴穴位灸贴温灸贴艾叶肚脐艾草三九贴精选月销量¥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1.什么时间贴?

入伏(7月15日)、中伏(7月25日)、末伏(8月14日),每天上午贴4~6小时,连用3天,休息一周,再连用3天,休息一周……坚持整个伏天。

入伏(7月15日)、7月16日、7月14日

中伏(7月25日)、7月26日、7月27日、8月1日、8月2日、8月3日

末伏(8月14日)、8月15日、8月16日

2.贴哪儿?如下图

要提醒的一点是,三伏灸或者贴伏贴之后,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

三:寒凉一吃,阳气全泄

夏天还有个贼,就是冰箱,冰箱里出来的瓜果蔬菜雪糕冷饮,都是“偷走”阳气的主力,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多喝热水,是有道理的,寒凉或是冰水冷饮,进入到体内首先伤害我们脾胃的阳气,接着损伤心的阳气,所以千万别从冰箱拿东西出来直接吃,放一会,放到常温,就这一个小习惯,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阳气消耗。

不过有的人就喜欢趁着凉劲吃,平时点个果饮都是加冰的,这就别怪自身阳气耗损严重,造成脾胃虚寒,时常肚子疼胃疼了。我一个朋友也是,之前怎么劝也白搭,有一次寒凉吃的太多,大半夜的胃疼,疼到床上打滚,后来去看了,回来后再也不敢这么作了。

所以如果以前不注意,已经让脾胃受了寒,阳气耗损了,那么分享给大家一个暖脾胃的食物,很简单也经济实惠,自己做花不了几个钱。

就是这个醋泡生姜,姜要选嫩的,醋要选陈的,俗话说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像是夏季没胃口,拉肚子,都可以吃点姜,生姜性热,最能温运脾阳,健脾开胃,入的也是胃经和脾经,升阳散寒,升脾阳、益胃阳,尤其是用醋泡过之后,酸味可以敛阳,让内阳不要太虚。

醋泡姜的吃法,已流传已久,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sfjd.com/zlff/155573.html